Saturday 25 April 2015

Eric Bardart - 捉緊生命/物件的濃度



簡單地解釋Eric Bardart的作品,可以說他是Conceptual Art 始祖及達達主義大師杜尚(Marcel Duchamp)的信徒,他把 Readymades  即所謂「現成物」重新加工及改造,呈現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意欲洗去觀者固有的觀念,從而再思索物件的真正含意。作品風格獨特,看似如水般平靜,卻令人心中泛起漣漪與問號。

在作品《Atmosphere》他將十多部80年代不同款式的舊款電風扇,放在注滿油的水箱裡,當電源一開動,風扇葉便各自隨隨滾動,金黃色的水箱波光盪漾,掀動出華麗的大合奏。同一系列,他把「大聲公」放進油箱裡,按一按電源,物件便發出休休及單調的警號聲,頓時變得活生生。就像Duchamp 在作品《Fountain》中倒轉了小便池一樣,Eric也故意顛覆了物品的習慣用途,反斗地跟一本正經的平常物開玩笑。



Atmosphere, 2015
水箱、油、 電風扇
62 x 121 x 61cm
Atmosphere, 2015
水箱、油、擴音器
70 x 51 x 50 cm


探索平常物的虛實真假,如何推敲物質的真正意義,一直是法國藝術家Eric Baudart 思考的課題。如果物件放在一個完全不合符邏輯的環境,對觀賞的人會有何衝擊?作品《Solarium》可算是另一個前衛的試驗 -他把一組珍藏並褪了色的洗衣粉空罐,放在模擬醫院裡的日光燈下,被藍光照射著,物與境這麼格格不入,卻滲出詭秘的氣韻,顯示出平常物件也許蘊藏捉摸不透的玄機。


 
Solarium, 2015
日曬床、洗衣粉
200 x 85 x 75cm

像Duchamp一樣,Eric Baudart 也想表達由思想啓動的 Concept 比 美醜重要,從「偶然」及「碰巧」產生出來的藝術,就是活生生的藝術 。在自2005年已開始持續構思的「立方」系列中,他每次都有新點子,這次他棄用意大利粉或塑膠管,靈機一觸地取材於身邊的床褥,用了9塊鋼絲彈簧拼砌出大型的《Cubikron 3.0》,立方體邊界浮現出濛矓的雲端感,鋼絲之間呈現出獨特的密度。Eric 说鋼絲交叉產生的妙曼斜線,也在他意枓之外。

右: Cubikron 3.0, 2015
鋼鐵
178 x 178 x 180 cm
左: Concav, 2015
海報、噴漆
230 x 162 x 48 cm

Eric把展覽名為 「again, again, and again」,強調了時間與物件之間產生的微妙轉化。隨著時間的流逝,透過重覆及不經意的行為,深化了物件的濃度。《Paillasson 1》及《Paillasson 2》這兩幅今年完成的作品,原來是五年來擺放於巴黎某座大廈門口的兩塊地墊,經過了一次又一次被重覆踐踏、弄污及風化後,被搬進了畫廊,分別用金屬框架裱了起來 。

Paillasson 1 & Palisson 2, 2015
有機矽、鋼鐵
81 x 159 cm
同樣是重覆的動作,《Papier Millimetre》則是人手拿著割刀在方格仔坐標紙上重覆刮弄,為時約個多月後,紙上的線條逐漸加上重量,磨刮出遠看像抽象畫的粉藍圖案,再裱在玻璃箱內,便仿如脫胎換骨。
  

Papier Millimetre, 2015
坐標紙
187 x 147cm
這是Eric Baudart 在亞洲區的首次個展,好幾件裝置都是為香港的展出而作。笑問「大聲公」是否為我們城市的「佔中」發聲?壓成立方體的綱絲床褥,可是揶揄本城的擠逼?藝術家笑說別想多了 -卻也正正顯示,該是觀者的參與及自身的體會,深化了藝術品/物件的層次、濃度和意義。

展覽:
Eric Baudart
'again, again, and again'
'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地點: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馬凌畫廊
http://edouardmalingue.com/

日期:
 23/4 - 30/5/2015
週一至週六 10:00- 19:00







Wednesday 15 April 2015

新加坡當代藝術:樣樣要叻過人


Facade of NTU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s Singapore Exhibitions Block, 43 Malan Road, Gillman Barracks. 
Courtesy of NTU CCA Singapore.

隨著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早前逝世,回顧他功過之專家不少,小妹也來湊熱鬧,談談這個家長式管治的小國,如何搞起當代藝術。

知名東南亞藝術家 漸次受重視


在視覺藝術方面,今日之新加坡晉升步伐迅速,除了受惠於政府大力注資催谷基建及藝術教育,也基於定位明確 - 它標誌著一個東南亞的藝術基地,注意不是全球,也不是全亞洲 ,並正好與日漸成為焦點的印尼、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的藝術買賣市場並肩發展。

自2007年起,融匯殖民色彩及多元文化風格的東南亞藝術在拍賣場上屢創佳績,漸受中外藏家青睞,也促使新加坡把握了這個機遇。2014年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印尼現代藝術之父稱號的蘇佐佐諾 (S. Sudjojono)一幅《蒂博尼哥羅王子率軍親征》創下5836萬港元的佳績,離了其他東南亞作品,足以反映未來市場增長空間無限。另一方面,近期中國當代藝術作品買賣,有開始出現疲態的徵兆,更加強了中外藏家對東南亞現當代藝術另眼相看,對於新加坡作為一個東南亞藝術交易中心,可説無往而不利。

NTU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 Singapore (NTU CCA Singapore); Simryn Gill: Hugging the Shore, 27 March – 14 June 2015, Installation view: Dalam (2001).
Courtesy of NTU CCA Singapore.

表演、視覺及文學藝術,樣樣要


新加坡政府一向以實利主義見稱,在經濟發展上想填海增地,或吸納人才資金,每每易如反掌。小國現時的表演藝術、視覺藝術、 文學藝術和社區藝術均由國家藝術理事會 (National Arts Council,簡稱NAC) 掌管,模式和英國相似,由政府注資撥款撥地,NAC 1991年已成立,初期致力將藝術帶入校園,2008年再延伸入社區,既為培養藝術觀賞者,亦同時培育藝術家,可謂雙管齊下;在興建博物館之餘,亦致力提升本地藝術家的國際地位。

新加坡政府雖然家長式,但懂得從教育著手,也不算急功近行。

早於香港參加「威尼斯雙年展」


早於2001年新加坡便首度參加「第49屆威尼斯雙年展」,較香港還早了一屆。固然有不少人認為參加「雙威」沒什麼大不了,但畢竟這是公認歷史最悠久的雙年展,對代表國家館的藝術家來說,絕對是難能可貴的國際經驗。過往的代表如黃漢明(Ming Wong) 2009年時還多拿了評判團特別提及獎,而何子 (Ho Tzu Nyen) 2011年參加後旋即被邀參加Sundance Film Festival (2012),都可見「雙威」有助提升藝術家的國際知名度及網絡。

趕上「雙年展」的尾班車


搞雙年展亦是新加坡藝術政策重點 -繼光州於1995年,上海於1996年,台北於1998年,以及全亞洲多逾十個- 新加坡雙年展自2006年便開始舉辦,由簡稱SAM (Singapore Art Museum) 的新加坡美術館負責推展,每隔一年邀請世界有名的策展人定出主題,每年傾注過千萬新幣。

其實,首三屆新加坡政府的定位未算清晰,到了2013年以「If the World Change」為主題的第四屆,才由全球性演變為只針對東南亞、亞太區及新加坡,匯聚了共27位策展人及82位藝術家,進場人次在3個月期間達到了56萬。

全球雙或三年展等為數已經太多,但新加坡的雙年展正巧落於單數年,策略地避免了與以上提及的亞洲區重點雙年展撞期,加上有本土550萬人口(2014年)作為主要觀眾,若志在培養本土的觀賞者與藝術家,相信目的已達。

打造商業畫廊區 「吉門營房藝術區」


加坡政府的另一項有意識的「群集」策略,是打造一個國際商業畫廊區,因為商業買賣始終是延續藝術生態當中重要一環

現時的「吉門營房藝術區」(Gilman Barracks) ,便是由二戰期間的英軍營地改建,兩年內斥資1000萬新幣(USD732萬)建成,在所不惜。在政府的號召下,來自東京的 Tomo Koyama 及 OTA Fine Arts、柏林的Arndt、紐約的 Michael Janssen 、來自中國地的 ShangArt、香港及上海的 Pearl Lam、馬尼拉的 The Drawing Room等10多間商業畫廊於2012年起先後進駐,一時間聲勢浩大。

加坡政府還在區內遪入由南洋科技大學營運的 NTU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s,此藝術空間獲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支援,2014-15年度為18位本土及國際藝術家提供駐場(Residencies)計劃,透過文化溝通及研究,深化當代藝術的涵及素質。去年剛在此完成駐場計劃的林育榮 (Charles Lim),今年旋即代表新加坡參加「雙威」,確令駐場藝術家們鼓舞,區內亦呈現活力與生氣。


Charles Lim, detail from SEA STATE video installation ‘untitled’. Courtesy of the artist.

NTU CCA Singapore Artist-in-Residence, Charles Lim, Sand Searcher at Art After Dark at Gillman Barracks, 20 March 2015. Courtesy of NTU CCA Singapore.

「Art Stage Singapore」- 受惠於「自由港免倉儲服務」


至於另一項重頭戲,當然是每年一月舉行的 Art Stage Singapore  「藝術登陸新加坡」博覽會 - 名稱知其野心勃勃。其掌舵人是熟知亞洲及藝博窺門的瑞士人Lorenzo Rudolf。 這位Art Basel 的前總監,在今年剛過去的 Art Stage Singapore 締造了197間畫廊參與的佳績,較去年增長了40間,五天的入場人次亦躍升至51,000人,逼近今年香港巴塞爾展進場人數接近60,000的八成半。

這個博覽會之成功,其實亦與新加坡政府一手扶持有關,最實際莫如務寬免 - 自2010年,政府便建設了「瑞士模式」的自由港區免倉儲服務,凡在區作藝術品交易買賣,均獲免去7%的銷售,可是在政策上特別開通,讓高價藝術品獲豁免稅項,力與香港一爭免天堂的地位。

資助及培育藝術家 不遺餘力


,新加坡對藝術家及團體的資助可能會令人眼紅,2013-14年新政府全年藝術支出為7220萬新幣(USD5317萬),其中3260萬新幣(USD2383萬)以獎學金、海外駐場、撥款等形式真接資助給藝術家及藝團。(註1)

如要成為當代藝術交流中心,海外駐場計劃對培育藝術家及策展人幫助甚大。去年度NAC分別與法國 DENA Foundation Artist and Curator Residency Programme ,以及德國 Kunstierhaus Bethanien International合作,讓藝術家及策展人得以在當地著名的美術館體驗或實習。順帶一提作為參考,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每年撥款予香港藝發局,直接資助藝術團體及項目,2013-14年度的資助為港幣1億2850萬(USD1658萬),這方面大約為新加坡的七成。

不得不提,NAC藝術資助中之600萬新幣(USD442萬),純是租金方面的資助。與香港一樣都是地價高昂的城市,但明顯新加坡在文化政策上想得周到。


NTU CCA Singapore Artist-in-Residence, Tiffany Chung’s studio.
Courtesy of NTU CCA Singapore.

夥拍英Goldsmiths College 培育國際級藝術專才


2012年開始,新加坡著名的Lasalle 美術學院又與 英國倫敦著名的美術學院 Goldsmiths’ College 掛鈎, 提供資助的藝術、設計、藝術行政管理等學位課程。Goldsmiths’ Collage 不但擁有百年歷史,且以藝術系稱著,英國八九十年代被譽為YBAs (Young British Artists) 今日已攀登頂尖藝術家地位的Damien Hirst  Tracy Emin等均為Goldsmiths 畢業生。對幫助藝術系學生追上國際級水平,又行近了一步。

存在審查制度  與創意文化政策矛盾


新加坡媒體發展局 (MDA) 一向負責藝術、戲劇、表演及電影等文化業的審查。網絡方面,針對色情、淫褻、侵權及政治批評會作出屏閉,措施固然有合理的一面,但亦與自由創作的基調相違。過往行為藝術表演經常被禁,2013年新加坡又莫名奇妙地退出參加「雙威」,均引起藝術界不滿,去年一項新的「定期執照計劃」,促使45個藝術團體於成立了一個名「藝術交涉」(Arts Engage)的團體,聯繫業藝術家,要求MDA取消這個有可能導致藝術自我審的新制度,可見在網絡開放的時代,當代的藝術家會據理力爭,而過往家長式的管治將受到衝擊。

作為一個家長望子成龍,開啟子女們的藝術視野,值得讚賞;同時寄望子女賺多些錢養家,也無可厚非,但審查制度與創意文化思維勢必出現矛盾,難免會令家長覺得仔女「唔聽語」。未來新加坡的藝術之路怎樣走,有待看其政策會否順應世界潮流。


註1: 3260萬新幣的分配如下:
戲劇 25% (8.1M)
舞蹈 15% (5 M)
視覺藝術 14% (4.4M)
文學藝術 13% (4.3M)
音樂 17% (5.6M)

參考:
National Arts Council. (2013-2014) Annual Report. https://www.nac.gov.sg/about-us/annual-report/ov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