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當代展覽~《兒童遊戲》最新作品取景香港。 |
祖籍比利時、以墨西哥城為家的知名藝術家Francis Alÿs於世紀疫情期間,親臨香港的大館當代(Tai Kwun Contemporary)作展覽,友人問:「你為何特別欣賞Francis Alÿs 的作品?」顯然,不少人對於這位心繫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地緣政治的藝術家,究竟與我們何干,有點疑惑。
藝術家Francis Alÿs(b.1959) 開展時攝於展覽現場。 |
Francis 的創作常為政治議題添上詩意,然深深撼動我的,是在於他能透過漫遊式、勞動式的行為藝術,展示面對建制下的挫敗感和無力感,即使個人的能力微不足道,或幾近徒勞無功,依舊是一份迎難而上的執著。他的創作策略一直是:maximum effort, minimal result — 付出多成效少。代表作品《愚公移山》(2002),五百位志願者用鏟將一座位於秘魯首都利馬的500米沙丘移動了 10 厘米;《迴轉》(1997) 記錄了他耗時35天,由墨西哥出發,故意不用美墨邊境,反而南行到澳洲,再北上首爾及阿拉斯加,才回到聖地牙哥;《有時行動只能引向虛無》(1997),他手推一塊巨大的冰磚穿越墨西哥城街頭,直至冰塊溶化,化整為零。
自1991年的作品《收藏家》(於墨西哥城拉著滾動的磁石小狗玩具吸納並收藏當地街上的廢物)一路走來,Francis的創作體現了藝術家透過「都市漂流」(urban drifting)參與及介入當地社會,呈現政治及民生的所見所聞,重新思考勞動和時間流逝的意義。這種漫遊也讓人聯想起法國情境理論家 Guy Debord 提出的「飄移」(la derive) 創作策略,不局限於任何模式,卻充滿各種可能性;誠然,這種冷眼看世界的持續行為,也是一種對社會及建制的反抗與批判。
Francis Alÿs「水限_陸界:邊境與遊戲」Wet feet _dry feet: borders and games |
本展《水限_陸界:邊境與遊戲》更聚焦呈現他對邊界與難民議題的關注,三組作品中之《橋》(2006 )及《遇河之前莫過橋》(2008 )尤具代表性,亦可說是他眾多作品的里程碑 — 前者以古巴難民偷渡佛羅里達州事件為背景,後者之靈感則取自難民潮湧現的直布羅陀海峽。展覽英文”Wet feet_dry feet”— 還幽默地突顯了移民/難民政策的灰色地帶,藉此與香港之移民城市歷史背景作出對照。
我們這個時代必須創造寓言
[As] the highly rational societies of the Renaissance felt the need to create Utopias, we of our times must create fables.—
(如果文藝復興的理性社會有感需要製造烏托邦,我們這個時代則必須創造寓言。)
Francis Alÿs, the loser/the winner, 1998
Francis 深明隱喻的力量,若非透過寓言,如何反映秘魯藤森政權(Fujimori Government 1990-2000)的腐敗?或是墨西哥人生活之窘迫?而他們過境美國之艱難,更可笑地與全球化的理念背道而馳。
《遇河之前莫過橋》Don’t Cross the Bridge Before You Get to the River, 2008 Strait of Gibraltar, Morocco — Spain |
展覽景觀:隱喻在直布羅陀海峽構想一道橋。 |
這兩組作品與其他寓言性的作品一脈相承。在《遇河之前莫過橋》,孩子們捧著以拖鞋改造的模型船,一隊以非洲摩洛哥作起點,另一批從對岸的西班牙出發,他們雀躍地踏著舞步涉水而行,水天湛藍一色,水浪聲夾雜忘憂的嬉笑,暗喻民眾無畏風浪、渡河遠赴他鄉的決心。
在《橋》作品中,Francis構想的浮橋 — 由過百艘漁船自古巴夏灣拿(Havana) 和佛羅里達洲西礁島 (Key West)兩個海岸開出,在海上連成一排組成 — 挑戰美墨移民條約,它界定經水路的人便屬於非法移民,必需要被遣返的「乾濕腳」政策。
當然,近幾年全球化的理念,面對移民、難民等種種現實問題,日漸面臨考驗,而藝術與寓言結合的開放性,正好提供重新反思的機會,亦無需強逼大家持有相同的看法。
兒童遊戲帶來正能量
《跳繩》兒童遊議之二十二 Jump Rope Children’s Game #22, 2020 Hong Kong |
焦點之作,定必是取材取景香港的《跳繩》及《不要踩到線》。該兩件作品均為大館當代特別委約,Francis於1997年曾因製作《迴轉》(The Loop) 到港,是次重臨經實地觀察後才創作。跳繩的女孩們背景為九龍牛頭角的公共屋邨,她們輕盈靈巧,繩子閃動,合作純熟,目的不為競賽或分勝負,純粹在享受體力鍛練的樂趣,其持久力與堅毅精神與Francis 的勞動行為藝術,不謀而合。
《不要踩到線》兒童遊議之二十三 Step On A Crack Children's Game #23, 2020 Hong Kong |
|
他又來到中上環一帶,觀察及拍攝著這位穿校服、背著大書包放學回家的女孩 — 啍著歌的她自得其樂,沉醉於《不要踩到線》這個簡單的遊戲,以不踏到地上的線為原則抵達終點。作品秉承Francis 漫遊作品的特式,疫情中女孩戴著口罩仍偷閒放鬆,帶觀者凝視人車擠逼的風景。Francis 觸覺敏銳,觀察入微,替我們熟悉的景物塑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覽景觀:《兒童遊戲》(1999 -) |
有感對於這些街童遊戲,看得最入神的反而是成年人。它們帶我們重回沒有電子玩具的成長年代,街頭玩耍,並與其他朋友仔建立不可替代的友誼,非今天虛擬網上世界可比擬。遊戲時手腳並用,身邊最簡單平凡之物 — 如硬幣、石頭、椅子、彈珠、繩子、毽子等等 — 也可成為玩偶,更憑藉天賦幻想力,善用廢物— 例如陽光下閃動鏡子的碎片,光線可當成子彈,把對手打倒 。
Francis 於香港南丫島檢疫期間,還特別拍攝了另一作品 Prohibited Steps (禁步),可於其網站上免費看到。同時,亦歡迎大家觀賞以下展覽現場影片。
展覽:「水限_陸界:邊境與遊戲」Wet feet __ dry feet: borders and games. Solo Exhibition by Francis Alys
地點:大館當代 Tai Kwun Contemporary
展期:2020.10.28 –27 March 2021.3.27
展覽詳情: www.taikwun.hk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