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8 June 2019

大英「百物」展~打咭之餘的反思


《百物看世界》(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是期望已久的展覽。香港展是「巡迴展」版本,與原裝BBC電台節目的一百件文物有些出入,卻一脈相承,可觀度百分百。一如其他地區會添點本土視野,展中特別加進了已故「光纖之父」高錕先生的發明及貢獻,成了第101組文物作為總結,把我們從人類文明、世界洪流中帶回到香港,禁不住想起歷史文明與我們當前的關係。

100至200萬年前遠古人類為求生而製造的工具。

思考人與獸之別


觀展讓人深感宇宙浩瀚,人類文明的根源也愈推愈前,從考古學者所發掘的文物得悉人類歷史遠至250萬年前;2015年最新的資料,從肯雅西面的Turkana發現330萬年前出土的石器,又將原始人的出現再推前數十年! 遠古的人類在生活上困難重重,但腦袋智慧絕不比我們現代人差,他們喜歡藝術、欣賞美感,喜歡自由地表達訊息,思索存在與死亡,並夢想永生不朽。

木乃伊 :尼斯柏能納的外棺》— 人類盼求死後繼續上路

1 —《奧杜韋砍砸器》(Olduvai Chopping Tool) 180至200萬年前


人類的源頭在非洲,這個說法一再獲肯定,在東非坦桑尼亞Olduvai峽谷山澗發現近200萬年前使用的「砍砸器」,是原始人類將拾得石頭批磨之後改造的切肉工具,其重量可擊碎動物的頭骨,取出養份豐富的骨髓來渴飲,讓腦部得以愈來愈發達; 120至140萬年前製作的「手斧」,可以用手牢固抓著,製作已十分精美,足見人類是最懂得製造工具以達到生存目標的世間動物 。

在功能實用的工具上,添加設計及美感,或作為玩偶及觀賞,自古已存。即使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我們的祖先也會在石灰岩上繪畫,記事之餘,也用來把玩。似乎自遠古至今人類都很明白應該追求什麼,該爭取什麼

7 —《鳥形研杵》(Bird-shaped Pestle)  6000 - 2000 BC


3 —《冰河時期牛岩畫》(Ice Age Drawing of a Bison)  約13000至14000年前


宗教造像 國土興亡


一尊佛陀造像代表佛教,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代表了基督教、享受愛慾的濕婆與雪山女神(Shiva and Parvati) 代表了印度教,我們看到這些造像會引發自然聯想,覺得理所當然,但事實上,誰知約在距今1700 年以前,即大約AD 300 竟才開始出現以「人為形體」的神像,有了造像,宗教的傳播迅速發展。人類從信仰中取得心靈的安慰,比無神論者可能快樂一點。

56 —《濕婆與帕爾瓦蒂雕像》 (Shiva and Parvati Sculpture) 900 - 1000


《阿拉伯銅手》(Arabian Bronze Hand) 表面看來酷似常見的當代藝術品,不過其實是一件供奉神祇的祭品,也門(Yemen) 信徒請工匠把自己的手掌鑄模,製成名貴的青銅器,供奉名為 (Ta' lab Riyam) 的當地神祇。這種「失蠟」法(Lost Wax) 鑄製方式,就像複製真手一樣,連有毛病的指甲也被複製了;又故意造出從身體切割下來的效果,手背上鑄有銘文祈求神祇賜予好運,令人想起這與古代仰韶文化,將身體某部分割下,作為殉葬祭品(所謂「割葬」),有異曲同工之處。據說當時的阿拉伯地區,這類本土的神祇數以過萬。

37 —《阿拉伯銅手》 (Arabian Bronze Hand)  AD 100 - 300 


位於阿拉伯南部的也門,現在被視為落後貧脊的地區,於公元前三世紀時期卻是國際貿易中心,它位處於盛產乳香和沒藥的「熏香之路」,這兩種香料均極之罕貴,從阿拉伯至地中海地區需求欣切,也門從出口貿易賺取大量利潤,對外地的商品卻需求不大,造成貿易不平衡的情況,也門富可敵國,鄰國卻怨聲載道。隨著羅馬帝國以基督教統治,對焚香拜祭用的乳香需要大減,也門經濟陷入崩潰,國力日漸衰落。這件文物見證阿拉伯世界由多神年代,演變成一個以信奉伊斯蘭教為主的地區,同時也訴說著一個舊經濟衰落的故事。


皇朝統治 政教合一


公元前後,帝國興起,利用政教合一的方式,建立統治的權威。古代波斯帝國曾有超過二百年以「瑣羅亞斯德教」教(有稱拜火教) 作為國教,與奉行基督教(Christainity) 的羅馬帝國差不多同期。教名隨創教者 Zoroaster  (生於1000 - 600 BC)而得名,是最早具文字的古老宗教,相信火焰與光明、善神與惡神對壘及末日審判等,對中東其他宗教的發展影響深遠。


25 —《奧克瑟祆教徒像》 (Oxus Zoroastrian Figures) 500 - 400 BC


《奧克瑟祆教徒像》 (Oxus Zoroastrian Figures),出土於阿富汗 Oxus River,是一對鑄製精美的黃金塑像,體積甚小,仔細看可見這兩位披上祭袍的祭司或教徒,恭敬地手握「香支」準備焚香向真神敬禮,還戴上口罩防止呼吸沾污火焰。


當時的統治者薩珊皇朝(Sasanian Dynasty) 認為只要人民願意被統治,對人民的其他信仰採取包容政策,讓國民安享了幾世代的和平。這一對黃金小人像僅有一隻手指之高度,不甚起眼,不及《密特拉神像》(Statue of Mithras) 惹人注意。

36 —《密特拉神像》 (Statue of Mithras) AD 100 - 200 


此雕塑呈現別具戲劇性的場面 —威猛的「太陽神」密特拉把邪惡的公牛刺死,狗與蛇爭著舔其鮮血,連蝎子也不放過其生殖器,此正邪對立的場景,昔日甚為普及。隨著羅馬帝國獨尊基督教,大力打擊其他多神教派,這具曾經遍佈羅馬街頭的大理石雕塑,逐漸被取替,今日在展場這件栩栩如生的雕塑,卻成了打咭亮點之一。小小的黃金人像,自然不夠煽情了。


執政之道  順應民情


古埃及法老王以體績宏大的個人紀念碑讓臣民敬畏膜拜,目的是樹立威望。公元前十三世紀的拉姆西斯二世 (Ramesses II ) 便為自己建成很多神廟及石像彰顯皇權,不過若沒有要令人民心悅誠服的德政,只會令人覺得好大喜功。

21 —《拉娒西斯二世像》 (Statue of Ramesses II) c. 1280 BC 


單看一個頭像,別以為是一位普通的羅馬人,其實他是歷史上公認的一流政治家 —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奧古斯都(63 BC - AD 14)。曾經有250多個這類的《奧古斯都大理頭像》(Marble Head of Augustus ) 遍佈羅馬帝國。當時版圖除了歐洲今天的意、法、西、利比亞和巴爾幹各國外,還剛加入最富庶的埃及,公元前27年,獲加封為「Augustus」的榮耀尊號後,他銳意改革形象,鑄造一批 36 歲盛年時年青勇猛、朝氣勃勃的頭像,樹立於王朝所統治之地。根據古希臘歴史學家 Strabo 提到, Augustus 建立的王國並非沒有一點瑕疵,公元25年,蘇丹的獨眼女王Amanirenas 帶領軍隊攻佔著許多羅馬堡壘和埃及南部城鎮,並砍下Augustus 銅像,埋在神殿之階梯下,讓路過的人都踩過,明目張膽地羞辱犯上。然而,Augustus 卻能忍一時之氣,談判時接受了對方的苛刻條件,避免了一場正面的衝突和戰爭,最後江山得以穩定下來。真正的政治家,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何時退,何時進,需要具足夠的敏感度外,還得要瞭解民情。

28 —《奧古斯都大理石頭像》 (Marble Head of Augustus ) AD 1 - 40


大英博物館有一件最著名的埃及文物— 公元前196年的羅基塔石碑 (Rosetta Stone) ,在同一塊碑石刻上三種文字: 政府用的古典希臘文、庶民用的象形文字、祭司用的聖書體象形文字 (Hieroglyphs),對於後來推敲失傳了的聖書體,甚具價值。英倫的原裝百物展本來有這塊瑰寶,巡迴展以另一相似的石碑取而代之,稍一失神,可能遺漏,錯過一看。此不太受注意的 《墓碑》,雖然不是皇帝的敕令,而是紀念逝者的碑文,卻同樣雜合了以上三種文字 : 中間以聖書體寫上天神的名字,下款上排為古典希臘文,下排則寫上庶民的象形文字。

27 — 《墓碑》(Funerary Stela) 100 BC - AD 100


羅馬帝國統治埃及初期,國家政令常使用三種文字向國民解說,目的在清楚傳遞政策的訊息,對後世的統治者必有啟發。



全球化 大家一條船


1514年,大西洋海面發生了一樁罕見和有趣的大事—一頭乘船而來的「印度犀牛」越洋橫渡。作為一份由印度蘇丹國王向萄葡牙國王送贈的厚禮,犀牛由產地印度,經過非洲好望角抵達萄葡牙里斯本,當時知名的德國畫家杜勒 (Albrecht Durer 1471-1528) 決意抓緊機會把事蹟記錄下來。由於畫家從沒見過犀牛,只憑收到的草稿及簡略描述想像這頭稀世動物的樣子。幸好,他想像力超凡,繪出的《犀牛圖》除了身軀及腳長滿怪異的鱗片有失實外,相似度亦極高。畫家將之製成版畫,大量印刷了四、五千張,發了小財。

71 — 杜勒《犀牛圖》 (Durer's Rhinoceros) 1515


五百年前是航海事業發展的黃金期,及後歐亞地區往來開始頻繁,貿易大增,該畫無疑為那之前的「小見多怪」作了幽默的記載,可見十四世紀的藝術創作已無邊無界,絕非始於我們當代,難得這位長居紐倫堡的畫家想像無限,超越地域界限,發揮商業頭腦,還懂得採用新興的印刷術,只差欠沒有可供「upload」的快速網絡而已。

吸睛焦點之一: 日本浮世繪版畫《神奈川沖浪裏》


另一幅同樣細小的《神奈川沖浪裏》日本浮世繪版畫 ,能讓觀者既打咭且看得入迷,必然再需細心賞析。1831年,這幅葛飾北齋 (1760-1849) 取景神奈川海邊的《神奈川沖浪裏》,是《富嶽三十六景》系列當中最膾炙人口的一幀,那時正值西方工業革命之初,寸寸進逼的美國,要求日本廢除二百多年的「鎖國政策」,打開門戶與西方展開貿易,日本全國對未來惶恐不已。畫中採用了西方的透視法,亦運用了外來的「普魯士藍」顏料,刻劃出波濤洶湧、危機四伏的巨浪,三艘漁船上的漁夫們,雖危在旦夕,仍奮力對抗大自然,護守的富士山只能佇立於遙遠的彼岸,將開國前之戰戰兢兢,刻劃入微。日本亦於1854年因「黑船事件」正式開國。

91 — 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裏》 (Hokusai's Under the Wave off Kanagawa) 1831

兩幅版畫,相距三百多年,一再反映全球化的浪潮,似乎無可抵擋,反觀今天兜兜轉轉,又出現欲走回頭路的國家,令人大惑不解。夢想中的共享經濟,大同世界,似乎只是空談,利字當頭,各懷鬼胎,相信是對當代列強之爭最深刻的諷刺。


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 :《百物看世界》—大英博物館藏品展
日期:2019.5.18 - 9.9
地點:香港文化博物館
詳情:www.heritagemuseum.gov.hk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