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30 March 2019

【藝術盛會】Meet the Artists(Art Central 篇)2019

卓穎嵐 —  大提琴高唱「媽媽好」

卓穎嵐《AK7 shou3》(2019) 

城市人口經歷不少變遷,說普通話或廣東話的比例也在改變 ,生活中兩種語言不時出現衝突及碰撞,藝術家卓穎嵐(Cheuk Wing Nam) 嘗試透過作品表達這種迷失感

這個「多媒體聲音裝置」由一只小提琴、一只大提琴組成,兩者均裝上「被解構了」的卡式帶播放機,初看不太明瞭,幸好卓穎嵐現場解畫:小提琴會loop住唱一節廣東歌,而大提琴則loop住唱一節普通話歌, 觀眾按著這塊銅片製成的「紅外線感應裝置」,力度重一點普通話便大聲一點。」

這兩種樂器的合奏,一點也不悅耳, 皆因大提琴音速被調慢,刻意製造耳的音效,猶如城市噪音。那麼,這兩首歌是什麼?卓穎嵐再送上歌詞: 

小提琴唱:「給批鬥,抱著頭退後,十秒便失手」(超人廸加主題曲)廣東歌
大提琴唱:「投入媽媽的懷抱,享不了幸福。」(世上只有媽媽好)普通話歌

此裝置名為《AK7 Shou3》,即「握手」的廣東話注音,隱含寓意不言而喻。卓穎嵐從事聲音雕塑,也會編寫程式;她讀過時裝設計,畢業於城大商管學士課程,專修日本商業研究; 又於香港浸會大學完成視覺藝術碩士。有趣的是, 她說很多技術都是自學得來。


「裝置匯萃」項目~《AK7 shou3》(2019)

畫廊: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李安姿當代空間(香港)
http://apluscontemporary.org
藝術家網址:https://www.evilagnivv.com

倉崎稜希 (Ryoki Kurasaki)  ~ 讓亡魂安息


倉崎稜希2016年畢業於九州設計師學院(KDG),亦是插畫師。


日本藝術家倉崎稜希(Ryoki Kurasaki b. 1995) 從網絡或舊資料裡取得亡魂舊照,以細膩筆觸繪出朦朧輪廓,可見他們的真實身份並不重要, 肖像雙目都因被火燒焦而留下兩片空洞,似曾相識的肖像,或許會勾起對某些故人的回憶,因而激起一點同理心(Empathy)。

「我在少年時曾經目擊兩次跳樓自殺的事件。分別是12歲和16歲時,都是在上學途中。」來自福崗的稜希說。如同不少日本人的死亡觀,對選擇自殺的人,他沒太大感觸,反而對於只顧拍照和聊天的旁觀者大感不滿,故此創作了《Blindness》(失明)系列作為回應。

他特別用「打火機」燒焦畫作的部分畫面,猶如進行「火葬」的儀式,讓亡魂早日安息。沒盼望改變旁觀者的冷漠,只求自己心安理得


倉崎稜希《Blindness》(2019)

畫廊: Gallery Kogure  (日本)
http://www.gallerykogure.com
藝術家網址: https://ryokikura.wixsite.com/ryoki

印尼Heri Dono ~天使在微笑

印尼藝術家 Heri Dono


Heri Dono(b.1960)  是印尼重量級藝術家,也是蘇哈圖軍政府執政時期(1967-1998年)已開始從事創作的藝術先鋒之一,錄像、繪畫、雕塑,固然無所不能,然而最令人深刻還是獨有的爪哇木偶雕塑及木偶戲,還有由此延伸出來、內藏電子機械的電動人偶。


「裝置匯萃」項目~《微笑天使》(2019)

是次帶來的一組《微笑天使》,胸膛裝有驅動翅膀拍打的電子機械裝置,讓天使飛翔,兼具童真及想像力;Heri 認為天使是超越宗教、最具普世共鳴的符號,置於那個地區也會讓人明白,象徵未來與夢想,是靈感的泉源。這些天使造型精巧面孔靈秀,賦予了雄性象徵,下身都有個「啫啫」,代表豐盛美好活力盎然。

Heri Dono 自八十年代以來參加了超過270個展覽,以及31個國際雙年展,確是一位活躍及多產的藝術家。

《微笑天使》飛翔於展場空間。


畫廊: The Columns Gallery Seoul (南韓)
藝術家網址 http://heridono.com/


居日韓風:崔雅喜(Ahhi Choi) 夢境成畫

Ahhi 首天作現場繪畫Live Painting。

今次Art Central 裡 Live Painting 第一幅作品。

在藝博裡作Live Painting (現場繪畫)的藝術家最惹人注目—「滑版仔」形象的崔雅喜 (Ahhi Choi b.1983) 也是其一。現場雖熱鬧,但藝術家說他繪畫時毋需寧靜:「我不需要戴耳筒聽音樂,只是填色,不用專注地畫。」由此可知他視繪畫為輕鬆樂事,完全沒壓力。畫到中途,有位路過的大叔好管閒事,建議他該收筆,指出線條約留白已足夠,藝術家一笑置之。繪抽象畫就會遇上這種事,誰知豪邁的「粗黑實線」才是他的標誌風格。
這幅 Live Painting完成了。(圖源:藝術家IG)

Ahhi 所繪的抽象圖案,可融合於時裝、布料、運動用品等製成暢銷的設計產品,他亦確擁有網上專門店來銷售。不過,商業設計與藝術性非不可共存。原來藝術家特別多夢,這些美妙的圖案原來源自夢境。「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用Memo記低夢境的影象。」他說。其他靈感則來自大自然,如好些美國國家公園。他父母是韓藉,他則在日本兵庫縣出生及成長,曾於美國留學,現居於神戶。

左圖:《Untitled AH-96》(2018)Acrylic on Canvas 162 x 130.5 cm


這幅黑白畫源自夢中影象。(圖源:藝術家IG)


畫廊: 白石畫廊  
https://www.whitestone-gallery.com/exhibitions/kz-ahhi-choi-092018/
藝術家網址:https://www.instagram.com/ahhi_choi/



Norman Dreo  - 四百年美術史入畫
藝術家 Norman Dreo 夢想擁有一間美術館。


《My Little Museum》(2019)Oil on Canvas 90 x 336 in.



來自馬尼拉的Norman Dreo 走傳統「像真度高」的油畫風格,然而仍想透過繪畫實現自己的念頭,尤其是現實中無法達成的心願。在《My Little Museum》(高 90 x 闊 336 吋),他意欲刻劃「From Renaissance to Baroque」(從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期)四百年間的名畫放進自己的美術館裡,並擔任策展人的角色,選取自己喜歡的經典名畫。作為畫家,又肆意將人物略作修改,例如他把在三世紀基督教逼害時代的聖人Saint Sebastian 身上的傷口縫合;另外,他又把參觀者畫成真人大小,增加觀者投入感。

「對好多人來說,去羅浮宮等美術館太遙遠太昂貴,所以我畫這幅巨畫,代替去真實的美術館。」


畫廊: J Studio Gallery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category/Art-Gallery/J-Studio-982459188592272/


註: Art Central Hong Kong 2019 
         日期: 27-31 March 2019
         Website:http://artcentralhongkong.com/



Thursday 28 March 2019

【藝術盛會】Meet the Artists(Art Basel 篇)2019


雙性藝術家JH思考人類的變革


Julianna Huxtable 的作品讓人思考,而非逃避。

駐居紐約的Juliana Huxtable(b. 1987) 有段不愉快的童年,由於天生是雙性人,在保守宗教家庭中被強逼做男仔,青春期胸部漸漸漲大,課堂內外常被取笑和欺凌。2010年由德州轉到紐約發展後,才華橫溢的她終於找到方向。她是個與生俱來的表演者,也是DJ、作家、攝影師及畫家。2015年她參與了紐約新美術館三年展(New Museum Triennal),並被邀於Performa 15 Biennal作表演,環繞性愛、性別、種族、平權、網絡文化等議題作出呼籲,以感染方式取代說教。


《ZOOSEXUALITY》( 2019 )畫面充滿視覺衝突與性徵 。

《ZOOSEXUALITY》 (2019) 裝置一角落。
今次特意創作的作品名為《ZOOSEXUALITY》 (2019)佈置得像堂皇瑰麗的富豪起居室,牆上懸掛著不尋常的自畫像,有的出現三對乳房,有些則是人類與動物的互相扮演或演變,再調校迷幻的電玩螢光色彩,與印上陰陽生殖器的黑白牆紙,碰撞出強烈的荒誕感 —藝術家肆意大膽破格,喚醒我們在這個數碼年代麻木的視覺神經


畫廊:Project Native Informant (London)   
https://projectnativeinformant.com/
藝術家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julianahxtable




 「寄居蟹」藝術家: Aki Inomata


藝術家 Aki Inomata (豬股亞希)



生於東京的 Aki Inomata (b.1983) 自2009年即開始「寄居蟹」系列《Why Not Hand Over a "Shelter" to Hermit Crabs?》(何不給寄居蟹一個『避風港』?),源於對生物動態的研究特別具興趣,發現小小寄居蟹不時移居尋找新穀來居住,也有可能被壯大一點的大逼遷,引發她把自製漂亮的城市系列給牠們暫住

「首先需要拿真實貝做一個CT scan。Aki 談及製造過程。由於這些透明小雕塑的殻內結構與真實貝殻相同,故此寄居蟹都住得舒適。寄居不時移居,並因應新殼而改變,引發Aki 思索個人的身份價值。她也透過作品質疑一些日本社會現象,例如她以白教堂(White Chapel) 為題,其實是質疑日本人追求潮流,雖只有百分之一日本人是基督教,但卻有六成人到教堂行婚禮。



《Why Not Hand Over a "Shelter" to Hermit Crabs?》-Hong Kong Island- 



畫廊:Maho Kubota Gallery (Tokyo)   
http://www.sabrinaamrani.com/
藝術家網址: http://www.aki-inomata.com/


黃海欣~窩心小品「Museum Series」


黃海欣與鉛筆畫作《Art Basel》(2019)  — 下圖是柏林藝術家組Eva and Adele




《Art Basel》系列畫作


黃海欣(Hai-Hsin Huang) 來自台北,自2013年開始創作「美術館系列」,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區(Brooklyn) 的她經常到曼克頓逛大都會博物館(MET),擅長以漫畫筆法描繪美術館眾生相,觀察入微,刻劃細膩。

以往冷眼旁觀這些藝術盛會,今次成為參展藝術家,自然倍覺興奮。她特別為現場展示了一幅以Art Basel 為主題的巨型鉛筆壁畫,在迷宮一樣的佈局裡面,人物多達數百,常見的經典藝術品、知名藝術家都融入其中,連藝術品的特徵也觀察到,她説:「藝術品裡特別多鏡子,別以為觀眾到了Art Fair 只看藝術品,一看到鏡子便忙於瞪著鏡中自己的倒影,姿姿整整裝扮一番。」

左:《Art Basel (Yellow)》( 2019)  右:《Art Basel (Dog)》( 2019) 

從收藏家角度來看,黃海欣的繪畫不前衛、也不故弄玄虛或刻意賣弄,就如描繪人生百態的溫馨小品,聚焦於藝博,更容易引起藝術愛好者共鳴;《Art Basel》系列有被阿諛奉承、頭頂乍現光環的藏家、也有花枝招展的貴婦買家、連貴婦狗也盛裝出席,用色鮮明亮麗,筆觸輕鬆活潑又富幽默感,令人莞爾而笑。

畫廊:Capsule Shanghai (上海)   
https://capsuleshanghai.com/
藝術家網址:http://www.haihsinhuang.com/


熊輝~水墨新作與「熊媽媽合作

藝術家~熊輝 (Hung Fai)

《源I》(2019)水墨紙本,180 x 291 cm


傳統水墨畫講究筆法,顯現筆觸技巧,觀者可看出山水花鳥。屬於當代香港的熊輝 (b.1988) 則擅長抽象水墨,觀者未必看出所以然,但樂趣便在估量及琢磨中徐徐感受。

是次遇上藝術家正在介紹他的新作,驟眼看來猜不著,但是個好玩的遊戲。知道了原來是一個混合了「摺紙」的水墨創作概念,而且每次可邀請一位特別人物「合作」(Collaborate) 。這回他邀請了平日不拈手藝術的母「熊媽媽」。她印尼華僑,年輕時從印尼乘船來香港


《源II》(2019)水墨紙本,180 x 194 cm


熊輝說:『摺紙』時可勾起往日的回憶。我想起媽媽有許多海洋上流徙的經歷,就構思請她用宣紙摺『紙船』,立體的『紙船』暗喻滿載的過去與昔日的歷史。」當熊媽媽完成作品,兒子便把立體的紙船小心翼翼地打開,沿著摺痕輕輕壓平,放在宣紙上細心製造墨染的效果。這次新嘗試完成了兩幀新作《源I》及《源II》,分別呈現了『紙船』開與合的狀態。

『Collaborate』可以擦出火花,與父親合作過後,就構思怎樣和媽媽合做一件作品。」他說。

熊輝於2013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曾與畫家父親熊海共創《繪畫六法—傳移摹寫之四》(2016)。如果有機會跟熊媽媽分享一下摺紙的感受及回憶,相信蠻有意思。


畫廊:Grotto Fine Arts 嘉圖現代藝術 (香港)  
http://www.grottofineart.com/
藝術家網址:https://www.hungfaivito.com/



南韓藝術家~吳鐘塑造半隱形「線雕塑」



南韓藝術家吳鐘(Jong Oh)現居於紐約 


在眼花繚亂的展場,南韓藝術家吳鐘(Jong Oh b. 1981) 創造的Spatial Poetry— 空間的詩篇,特別令人耳目一新!看似「空無一物」— 僅以極幼的魚絲、鐵線、鏈項、金屬條子等塑造隱約浮現的線雕塑(Line sculpture)。

「我的概念是因應這個空間而設計的,樓底中間垂吊極幼的鏈項,左右兩邊牆身都放著相同的線雕塑,反射著另一邊。」藝術家解釋他的「場域限定藝術」(Site specific art),並希望觀者不要匆匆走過,該以身體慢慢去體驗這件作品,仔細地審視虛實真假,從而建構新的視野。


空間中央垂吊著極幼的鏈項,引來觀者研究一番。

遠看似無物,但角落其實置有「線雕塑」。


《Folding Drawing》的鉛筆線,讓人有「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的感覺。

畫廊:Sabrina Amrani (Madrid)   
http://www.sabrinaamrani.com/
藝術家網址: http://www.ohjong.com/

註: Art Basel Hong Kong 2019 日期: 29-31 March 2019 
         Website: https://www.artbasel.com/hong-kong


Thursday 21 March 2019

重溫韓志勳「光的故事」- The Circle is not over

韓志勳先生(1922-2019)是前輩藝術家,一生精彩浪漫,追求完美,然而等不及於亞洲協會(Asia Society Hong Kong) 舉行的大型回顧展《光的故事:韓志勳》(網址)揭幕,於開展不久前(2月24日)離世、令人黯然神傷,相信是無悔人生的小遺憾。(註1)



展場焦點乃韓志勳的代表作《火浴》1968年,油彩、塑膠彩及絲印布本,三聯畫,132.1 x 396.3 厘米。香港藝術館藏


《火浴》於1968年曾展出於香港藝術館  「中元畫會繪畫雕塑展」(香港藝術館網頁)

韓志勳自幼沒受藝術學院培訓,習畫全靠自學,在同輩們鑽研傳統水墨畫的大潮流下另闢蹊徑,體現了西方現代藝術之精神魅力,無論是噴筆畫(Airbrush) 、絲印 (Silkscreen),合成品(Assemblage)、抑或是運用簡約幾何的概念均是本土的先驅 。作品兼具有劃時代的巔覆性、 實驗性,下文會透過展覽再賞析; 另一方面,使人錯愕的,是即使熱衷視覺藝術的人,對韓志勳感到陌生者,仍大有人在!終究此展覽,會為觀者帶來初見的驚艷?還是久別重逢後更深的追念?

《光的故事:韓志勳》展覽現場

拜讀藝術家的自述,引證了從五十年代中期的「寫生寫景畫」及「人像畫」,演變到六十年代的「抽象」風格,是他藝術歷程的轉捩點,他曾如此細致地憶述自己的頓悟:

天星碼頭展覽後,我找到了新路向: 繪畫要思想要寫情意。不單是寫生寫實景,而是一種概念。英美煙草公司買了的一幅畫,畫的是林錦公路的一列樹林,我領悟到那些樹給人一種群體的感覺,但同時每棵樹也是獨立的,就好像我自己一樣,我跟一大班人一起繪畫,很開心也很獨立,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便繪出那幅啟蒙之作,標誌出我的新視野。(註2)

六十年代中期的韓志勳。



如同不少生於1920年代的香港人,年輕時經歷香港淪陷及國共內戰,追夢是何等奢侈。他少時曾讀私塾背吟古藉,轉讀九龍華仁(1936-1941)每年獲獎學金升學,戰亂期間卻無奈地只能流徙到廣州、番禺及上海等地工作,深感歲月蹉跎。1954年32歲,他決定入職郵政局打政府工,以便全身投入繪畫興趣,追趕逝去的時光,又開始隨陳福善(1904-1995)等師友寫生,參與了「現代文學美術協會」談文化看電影,1964年與畫友合創了「中元畫會」 (The Circle Group 1964 -1972)方便辦展覽找場地 —都是韓志勳自述之故事。


1968年「中元畫會」展覽海報。香港藝術館網頁)



接著他展開了長達半世紀的藝術旅程,除了那個「天星碼頭展覽」(即第一屆香港藝術節聯展),又被邀請參加「大會堂」落成的開幕群展(1962)。翌年由美藉女教師 Dorothy Swan 女士成立的「雅苑畫廊」(Chatham Galleries) 開幕又向他招手,為他籌辦個人畫展 《hon chi fun - one-man exhibition》。他的繪畫風格一直以來甚受西方人士青睞,運用西方技法時又常以詩詞、佛經等東方意象入畫,遂引起了屬於「現代」或「東方」的討論。


亞洲協會籌辦的展覽《光的故事》,沒有執著延續「現代」或「東方」屬性的探討,而是借用了留法藝術史學家熊秉明(1922- 2002) 之評論:「 在光的粒子的波顫中,我們的畫家(韓志勳」追蹤色的變移。」(註3)展覽串連韓志勳多個階段的代表作,三十幅作品,有迷茫激情之實驗創作、柔情似水的朦朧噴畫、重遊舊地後的拼貼風景,濃縮了其一生96年悠悠歲月的創作故事。



看《火浴》—心胸如著火


《火浴》(1968)該是「本土前衛」區域(Local Avant-Garde) 裡核心之作,這巨幅三聯畫作,以刺目的紅綠兩色衝擊觀者的情緒,遠觀瞥見「方中有圓、圓中有方」之巧妙佈局,又以絲印技法將情書、筆跡、舊照融入塑膠彩畫面裡,呈現隠隠約約的效果,當觀者被吸引走近細看這些內容,卻被色彩震撼得目炫迷茫。他刻意地以理性的幾何入圖,目的是用來平衡內心的跌宕起伏。製作《火浴》時,韓氏正陷入夢想與現實之情感糾結,《火浴》為「一幅自敍的作品」,也是實驗性代表作。曾經有一位美國畫家朋友Morris Graves(1910-2001)拜訪韓的畫室,見到剛完成的《火浴》時直說「I'm burnt」心胸灼熱得如著了火一樣。《火浴》後來被當時香港藝術館的館長John Warner 向藝術家直接購得,現藏於香港藝術館。也因Morris深受感動,在他的穿針引線下,韓氏首次晉身著名紐約畫廊—Willard Gallery作個人展。




韓志勳太太~藝術家蔡仞姿。

《火浴》採用絲印把沒寄出的舊書信拼貼於畫裡。


此作採用六十年代美國 Pop Art (普普藝術)常用之絲印版畫手法,象徵著叛逆與不妥協。在美國,「普普藝術」起源於對消費物質主義的批判,用於韓氏,則是自身的反思及對傳統束縛之反抗; 他因不滿足於平面,常苦思如何呈現立體空間,去顯現自己的情感 —

「畫境似到水窮處,一定要在二度空間之外推出第三度空間去卸交沉重的情感。於是,石塊、鋼板、 鐵輪、 潑色、殘帖、 狂草、文字都用進畫面。」(註4)

這些概念與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1925- 2008)當時運用廢棄現成物 (readymade) 組合的 "Assemblage"(合成物)有異曲同工之妙。曾見過他的《漠風》(Desert Walk 1965)採用了「鐵輪」嵌入畫版,又混合了沙石,以紅黑兩色用草書寫上「風中大漠行」,從運用新媒材角度來看已夠破格,從概念上之隨機性及偶發性來看更覺前衛,可惜未能在本展一睹該作品。

在五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當大部分藝術家在鑽研水墨,思索如何面對西方現代藝術潮流,探求如何承傳及發展中國傳統藝術之時,他則在創作上踽踽獨行,沒有跟隨大夥走,反而以繪畫展露自我情懷,沒有承傳之包袱,可說是少有的異數。



「意欲淵渟」區域展示七十年代的標誌性噴畫作品 。
意趣撩人的《恆淵》(1971)趣味地放在後庭中,迎接觀眾入內探索 。




圓在光中濃聚,也在光中溶解


《火浴》完成於1968年首次百天浪蕩歐遊之前,而展覽中第二個區域 —「意欲淵渟」(Distilled Desires) —則匯集了七十年代以「圓」為概念的大型噴畫創作,在一幅幅特大方型布本上,呈現或大或小的「圓」,有的看似球體,有的看似行星,反正「圓」就是標誌,色彩也極之大膽強烈。

韓志勳曾為他創作的「圓」作解釋:「圓是我,是你...圓如天之雲,蒼茫無極。 」熊秉明也指圓是萬物中最原始、純粹的形象,透過「圓」寫景寫意,而雲、山、水、石和人物都不再需要以實體存在。而且,「圓在光中濃聚,同時也在光中溶解」,透過「光」之明暗移動,觀者可自由地領悟所見的景觀印象,不同背景、經歷、宗教、東西方人士都可以有不同理解。

更有趣味的是,這些「圓」又不乏讓人充滿遐想之作, 韓志勳藝術家太太蔡仞姿(Yanchi) 自然有更獨到的見解: 「所謂圓不外是一個意象,有時只是光,只是氣,只是色痕,但有時竟是隱然的乳暈、陰蕾。 」(註5)

藝術家藉著對圓之迷戀,刻意地擺脫束縛及禁忌,呈現出昇華的情慾,其前衛性在七十年代的東方社會難能可貴 。 《通靈》(1971)以幽暗的色調浮現女性胸部,漸變之柔光顯出洗練的噴畫技術,看似平面又像立體,虛虛實實,令人疑幻似真,究竟是「具象」還是「抽象」? 看來盡在不言中。

韓志勳,《通靈》,1971 年,塑膠彩布本,132 x 132 厘米。藝術家藏。




韓志勳,《卿卿》,1974 年,塑膠彩布本,168 x 168 厘米,香港藝術館藏。

韓志勳與Yanchi 相識於1971年,五年後於美國內華達州大河湖(Lake Tahoe, Nevada) 註冊結婚,年輕三十多載的Yanchi尚在芝加哥藝術學院求學,兩人的盟誓儀式十分簡約,既沒婚紗也無戒指。1973至76年他每年均旅居美國半年,放下波瀾起伏的往事,以藝術創作為伴,盼望投入恬淡和諧的新生活~「意欲淵渟」相信就是這個意思。 

Yanchi 認為《卿卿》(1974)及《通靈》(1971)是丈夫巔峰期的代表作,
噴畫的混色及漸變技術達爐火純青,以《卿卿》為例,畫面中間凝聚一顆白光,向灰矇矇的四周綻放一圈圈不同層次的朦朧微光,游刃著空靈之美,顏料上竟沒有混上絲毫黑色,卻深深顯現穹蒼幻變,灰霧迷漫的詩意。 另一幅《未央》(1974)像晴空裡乍現星球,觀者定神數秒,即可感受球體跳動的幻覺。再者,創作的畫題常會經過細心推敲,以表達更深的哲理及涵意,中文及英文也有差別,如《卿卿》英文是《Secret Codes》,《素心》則是《Ours Ever》,《通靈》則是《Karma Focus》,再三細味可領略畫題與影象合一的境界。


韓志勳,《未央》,1974 年,塑膠彩布本,168x 168 厘米,香港藝術館藏。



瀑布回憶 豪情如昨


八十年代初,韓志勳的「圓」出現於更巨幅的長方畫布上,用色依然濃烈大膽,延續了他的奔放情懷;到了九十年代則昇華至另一境界,演變成不拘泥形式與格局,再次以自我探索取代「哲學的圓」。 在「處處觀心」(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區域,《天水》(1996)及 《一縱》(1998)紀錄了二十年後重遊舊地,以拼貼將昔日回憶融入風景畫的創作。 他以塑膠彩繪出水墨情懷及書法筆觸,畫作的尺寸刻意偏長偏窄,古色古香,顯現中國古代卷軸畫的韻味。 遊歷巴西伊瓜蘇瀑布是藝術家一生中惦掛的重要回憶,那一刻為了尋回不慎掉進瀑布中的攝影菲林,竟冒死跳進激流,幕幕狂妄激情片段回憶湧現眼前,讓藝術家有感而作。


韓志勳,《一縱》1998年 塑膠彩布本,122 x 63 厘米,香港私人藏品。


韓志勳先生一生的藝術旅程,也是戰後本土藝術家的奮鬥歷史。 Yanchi 教我們定神凝視那些圓,看得愈久會看出跳動的效果,圓的魔力,果真永恆。 

也許重溫了太多資料,當我閉上眼睛,腦海中竟然如蒙太奇般浮現韓氏壯年志得意滿、神氣十足的風采形象: 五十年代戴著黑框眼鏡、疾風飆車的郵差哥哥、六十年代在雅苑畫廊與好友呂壽琨品畫暢談的寫生皇子、七十年代初從紐約及南美歸港變身穿窄牛的長髮猛男...那全神貫注投入噴畫的藝術家又再現眼前。





註:

  1. 《光的故事:韓志勳》日期: 2019年3月12日 —6月9日。 展覽場地: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夫人藝術館。 
  2. 韓志勳《殖民地的現代藝術:韓志勳千禧自述》2008. P.65 
  3. 熊秉明 《光的故事》,刊於 1988年 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圓緣 - 韓志勳畫》展覽畫冊序言。 
  4. 韓志勳 〈畫家自話〉,《 恒迹─ 韓志勳作品集 》2000年。 
  5. 蔡仞姿〈韓志勳的畫〉,《 恒迹─ 韓志勳作品集 》2000年。










Saturday 2 March 2019

展覽也要包裝嗎?看顏真卿與齊白石之展

日本人懂得包裝,相信是不爭的事實,雅致包裝內的和菓子雖然未必很對胃口,但由於服務貼心,環境氣氛一流,最終要評分時便給滿分了。早前到了東京及京都,分別觀賞到顏真卿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簡稱「東博」)及 齊白石於京都國立博物館(簡稱「京博」)的展覽,有幸觀賞到稀罕的墨寶珍藏,有感顏真卿之展評論一片紛亂,鮮有從策展及推廣角度來談論,因而為文,記下感受。

顏真卿展要包裝嗎?




古代書法家變身Q版人物 - 這方面日本最在行了
  

當顏真卿(709-784)在東博的展覽,出賣「國寶」的爭論愈吵愈烈,人龍就愈來愈長,即使展場安排得有條理,觀眾也算有秩序,還是覺得太哄動了,添了壓力感;另一邊廂齊白石(1864 -1957)京博的展覽是紀念中日友好而策劃,相對顯得低調平靜,觀展中段可施施然溜到館中的「前田珈琲」喝一杯。


書法展加插Q版人物製造打咭良機。


東博辦展向來聲譽甚高,該次展覽聲勢及規模不少,展出項目共177件,橫跨平成館兩個會場,碑帖祭文帶來沉重感,如何令嚴肅變輕鬆?便利用了漫畫化的人物肖像作調劑,驟然看到Q版的顏真卿、王羲之、空海和尚,讓人忍俊不禁,也是一種將我們與古人拉近距離的方法。策展者通常不諳推廣,但在此展卻令人另眼相看,從綽頭角度來看,首先以唐朝顏真卿《致姪文稿》為焦點之項目,從台北故宮高調借來,推廣時更強調真跡難求,展期亦僅限約一個月,準確掌握觀眾心理,足見是推廣高手。

東博的顏真卿展場館外。(網上截圖)

針對日本觀眾喜好


該展雖有四國語言(日、英、中、韓)的文字陳述,但策展者的目標觀眾群,始終還是本土的日本人(下文會作解釋)。展覽有教化作用,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脱亞入歐」,發展了日本畫(Nihonga) 及西洋畫,不再獨沽一味受中國文人畫的影響,策展者今回讓日本觀眾上了怎樣的一課?是我欲探索的疑問。

展覽的陳述以時間軸分為六個章節,首節談書法演變,接著為安史之亂前,第三節以「唐代書法:顏真卿大放光彩」為標題,當中展示顏真卿書法真跡27件,佔總數不足五分一;第四節則聚焦日本崛起之重要書法家,後兩節分別展示北宋及元明清時代之書法。整體而論,確是名家匯聚,展品條理分明,估量是借顏真卿之書法,展示日本書法的發展與演變,本來無可厚非。

追溯日本的書法,最早是於奈良時期由中國的唐代流入,那時東晉的王羲之特別被推崇; 到了平安時代(794-1182),日本派出遣唐使,被稱「三筆」之空海和尚、橘逸勢和嵯峨天皇學習了王羲之及唐四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 在平安中期,唐代滅亡(907)後遣唐使制度終結,「三跡」書法家 (小野道風、藤原行成、藤原佐理) 分別在學習和模仿王羲之及懷素和尚,各自創其獨特的風格。策展者透過簡短的陳述,強調日本書法如何跳出唐代的影響及框框,確立出本土的書風。

在策展角度的另一項觀察,是對兩位書法家的比較。展覽名為:《顏真卿 —超越王羲之的名筆》,提出顏真卿優於王羲之的見解,難免令人覺得可圈可點。首先,人稱「書聖」王羲之《蘭亭集序》為「天下第一行書」,《致姪文稿》第二,此為多數人見解;再閱當代中國學者之賞析 — 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教授白砥 — 顏真卿在字形的變化及空間形式感上遜於王,但在線條的厚重方面則較優  節錄此評論,旨在說明兩位大師各有千秋,不容妄下簡單化結論。當然,若策展者的用意,是為日本觀眾介紹一位名氣遜於「書聖」王羲之的古代書法家,故意用詞誇張一點,這便成了「包裝」的問題 - 以吸引的包裝或標題,爭取觀眾入場,標題所提出的立論,是否有足夠的論據舖陳?看來非策展者所關注的問題,亦解釋了目標觀眾為針對日本人的見解。其實,此「本土化」的角度在國際城市其他公眾大型展覽中是較少見的。


顏真卿書法與日本美學

據知近代日本專家推崇之書道(日本書法),有其美學準則,其一是文字無需方方正正,其次是理解內容之餘,需細賞字跡的大小粗幼、筆墨的輕重動感,運筆時傾注的情感更極為重要,認為一個書法家下筆時的行為,魅力無可比擬。由此推斷顏真卿澎湃激昂、真情流露的書法,漸漸得到更高度的評價,與此美學觀點日趨受重視有關。

「致姪文稿」(758)由「安史之亂」(755)的衛國功臣顏真卿於悲慟時寫成,與我們常見端正四方的「顏體」楷書截然不同,此篇令人動容之處,是像一本血淚斑斑的史詩,文內:「父陷子傾巢」字字痛心疾首,原因是兄長顏杲卿及十多歲的兒子顏季明,連同家族三十多人均因捍衛國土而被殘殺;更悲憤是親人死後三年,方才找到了姪兒的頭顱及兄長的部分屍骨,為急於替他下葬揮筆寫成的祭文草稿。

顏真卿《致姪文稿》(網上截圖)

此書全文234字,塗沫三十餘字,無損文氣,反而震撼力逼人,即使不太懂漢字,只需理解一點歷史背景,即可以感受當時的激動情感。對於此段歷史背景及家族關係的解說,策展者在此部分反而頗見詳盡。相信把書法視為視覺符號去欣賞,一種情感顯露的藝術表達形式,在日本國內獲得更大市場。


展覽之第五節,提到宋代名人對顏真卿的評價,例如獲得了蘇軾、黃庭堅、米芾等著名文人及書法家之肯定及繼承,均只是寥寥數語,缺乏舖陳和論據,就此建立「顏氏超越王羲之」的結論,無疑令人有「一言堂」之感,缺乏了舖陳與辯論的空間。其後再三細閱,發現展覧原來有個專誠讓中國人看的中文名稱:「書聖之後 —顏真卿及其時代書法特展。」可見策展者選擇以平平實實的標題,面對較熟悉書法的中國人。


不過,藉得一讚的,是上文提到的書法家,無論屬於中國還是日本,均可在展覽中看到其書法真跡或拓本,展品除來自台北故宮,還有全國其他博物館的藏品,策展者具「一件都不能少」的決心,務求把故事說得最完滿,這點確值得欣賞。「包裝」為針對提高入場人數,不言而喻。回到「和菓子」是否合意的問題,無論國內外,觀眾有機會一睹褚遂良筆的王羲之《黃絹本蘭亭集序》、空海和尚的《金剛般若經開題殘卷》、懷素的《自敍帖》、張旭的《肚痛帖》等經典之作,誠難能可貴的一個展覽。

齊白石~須磨氏藏品成亮點


為紀念中日建交,京博之展《齊白石— 中國近代繪畫的巨匠》可說是在絕對友好的氣氛下進行,由北京畫院與京都國立博物館共同策劃,沒有引發爭議(之前亦曾於東博先展出)。那麼,你可能會問,看國畫大師齊白石,何解要往京都呢?答案明顯不過,正是因為該展加入了日本藏家須磨彌吉郎(Yakichiro Suma 1892-1970) 贈予京博的齊白石收藏 。展覽沒有顯著地以須磨氏藏品作為包裝,反而是後來才發現,也算是一個驚喜。


齊白石展覽。(京都國立博物館網頁)

須磨氏這位日本外交官乃知名的齊白石藏家,他以日本外交官身份(1927-1937)在北京廣交藝術家友人,亦因而開始其中國藝術收藏。與齊白石之緣,始自於1928年日本人俱樂部舉行的一個齊白石個人畫展,他稱齊白石為「東方之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在眾多類別中特別欣賞他畫的山水,首幅購入了《松堂朝日圖》,心頭愛則是於北京榮寶齋購得的《楊邊孤行圖》(1924);是次展覽除了以上提及的兩張,還有以桂林景色入畫的《宋法山水圖》(1922),以及懷念故鄉湖南的《秋水鸕鷀圖》(1924)等共十四幀書畫。

齊白石《宋法山水圖》(網上截圖)


步入四十歲之後(1902-1909),齊白石曾「五出五歸」遊歷桂林、欽州、梧州等地,旅居於山水之懷抱裡,並邊售賣所作的書畫及篆刻印章,猶如今天的旅遊達人。他雖酷愛畫山水,但因應國內市場需求,多畫花卉蟲鳥魚蝦蟹,今天在市場上其作品中以山水畫市值最高,(《山水十二條屏》北京保利2017年12月成交價 約為1.41億美元),可見須磨氏果真獨具慧眼。

齊白石《和平圖》(1952) (網上截圖)


不過,來自北京畫院的齊白石藏品,當然亦有亮點,例如特別具紀念價值的《和平圖》(1952),齊白石曾將自己所繪的鴿子與畢加索所畫的作比較,對方所畫的翅膀在振動,而他畫的鴿子則在靜態中看出動感,顯示兩位中外大師的互相比拼與欣賞,令人莞爾。對日本觀眾來說,齊白石既有重量級藏家推賞,加上遠道從中國來的藏品,相信此展能進一步提高齊白石在日本的藝術地位。

註: 展期參考 1)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 (東京國立博物館 2019.1.16-2.24)  2)齊白石—中國近代繪畫的巨匠(京都國立博物館 2019.1.30-3.17)日本展覽場館內一般禁止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