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8 January 2022

M+開幕展 Top10 精選 (下篇)

由全球知名的建築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 設計的M+ 以倒置的「T」型屹立維港,混凝土結構以典雅陶瓦覆蓋,大樓的LED外牆晚間發放跳耀的動畫訊息,色彩媲美璀璨星光。M+開幕即風華正茂,更重要是源於2012年起建立、如今數量逾八千五百多件的豐富藏品(當中希克藏品佔1510件)。小妹繼續從六大展覽中挑選Top 10 值得細意欣賞的冷門亮點,以示對開幕展的回應,上篇已作介紹,本篇續談其餘五組。(按此看開幕展精華短片)。 

Top Six

山崎鶴子《作品》1967 Vs 池城良&元物《聲形地境:香港》2021

山崎鶴子《作品》1967 乙烯基漆布本  尺寸連框: 211 × 158 × 4.9 厘米


池城良&元物《聲形地境:香港》2021  按立體模型的顏色、形狀和構圖佈局,配上不同的現場收音片段。


這是觀賞活躍於五十年前的具體派 — 日本二戰後首個誕生的前瞻性藝術團體  — 與當代香港的對話。兩件作品相距五十四年,前者為源起,後者為回應。

以關西兵庫縣蘆屋市為基地,簡稱「具體派」的具體美術協會(1954-1972),在創始人吉原治良(1905-1972)的倡導下,成員致力擺脫傳統追求創新,在繪畫上務求衝破「畫筆」的局限,以全身能量投入畫作中,因而亦驅動了展演與藝術的結合,且亦鼓勵發掘新物質,藝術家可透過所選取的物質、發揮獨特的技巧,呈現個人獨有的風格。

身為具體派始創成員及中堅份子,山崎鶴子(Yamazaki Tsuruko, 1925-2019)最擅長在反光及金屬材料上添加合成顏料,化合物的最終氧化,能產生洋紅色和大地色調的絢麗色彩,展覽中的《錫罐》(1955) 為代表作。

同時展出的《作品》(1969) 是山崎鶴子在畫布上的創作,表現出具體派在抽象表現主義風格上力求進步,她將幾何圖案、條紋及幼線重疊、交錯,色彩上亦營造出相互碰撞及搏鬥的感覺,兼具視覺美感和張力。

現駐港的日本聲音藝術家池城良(Ryo Ikeshiro),受「具體派」跨媒介創新精神啟發而創作《聲形地境:香港》。他挪用山崎鶴子這幅斑爛奪目的抽象創作,製成平面擺放的3D 打印地形浮雕,參與者將手移放在不同圖形或位置,可感覺環繞香港特色景點的聲音。

1956年《具體藝術宣言》中曾揚言,成功的作品「透露了物質的吶喊」,這作品將圖像和觸覺轉化到聲音,亦延展了山崎鶴子作品的概念,通過視覺、聽覺創造多重感官體驗,值得觀者細細品味。

(位置:南展廳 225)


Top Seven

張洹《為無名山增高一米》1995 攝影、行為展演  希克藏品

張洹《為無名山增高一米》1995  彩色照片  圖像尺寸(目測): 69 × 102.8 厘米

1995年五月初夏某一天在北京完成製作,四年之後1999年被邀參展威尼斯雙年展,讓國際藝評人讚嘆的,就是這幀記錄那趟狂野行為藝術的攝影作品。著名策展人栗憲庭說:「中國的行為藝術走向國際,為世界藝術界所關注,始於東村。」揭開中國行為藝術序幕的,正是此作品。

1989年六四之後,前衞藝術經歷低潮,直至93年中,位於北京朝陽區長城飯店東側的農村,因圓明園畫家村的人滿之患,開始熱鬧起來,好些藉藉無名的年輕藝術家至此聚居,試圖探索前衞藝術表達的可能性,以自虐式裸體行為藝術揚名的張洹,正是「北京東村」的代表藝術家。

參加是次群體展演的東村男女藝術家共十人,主要人物是張洹、蒼鑫、左小祖咒、馬六明等,概念上有集體構思的成分。他們來到北京近郊的妙峰山,全部赤身露體,如疊羅漢般一個疊一個,最重的俯臥在底下,最輕的在上面,最後疊成一座小山丘,量度之下高度約為一米,人體像與天地融合,在短暫的剎那改變了大自然的面貌,反映在蒼茫天地個人能力有限,每每徒勞無功,然亦無改不卑不亢的精神。

對於照片呈現男女裸體,不少觀眾大喊意識不良,好些家長隨即替小孩掩眼。想不到今天觀者的嘩然,竟然與九十年代何其相似,同樣感到離經叛道,吾不欲觀之。「身體」無疑是最直接的藝術語言,或許我們該放下成見,欣賞藝術家敢於以顛覆性手法去挑戰建制的勇氣。

(位置:希克展廳 206)


Top Eight

約翰基治《不想談論任何有關馬塞爾的事》— 塑膠玻璃板印圖 1969

作品造型上受《易經》八卦的基本概念所啟發。

約翰基治《不想談論任何有關馬塞爾的事─ 塑膠玻璃板印圖二》 整體尺寸: 37 × 61 × 36.5 厘米 (Photo courtesy of Mplus)

著名美國前衛藝術家約翰基治(John Cage, 1912-1992) 是「博物館之夢」展覽中呈現的四位概念大師之一(其餘是馬塞爾杜尚、小野洋子、白南準)。基治最眾所周知的身分是作曲家,這件作品則是他早期的平面設計,靈感呈現「易經」之影響,極堪細味。

四十年代初,年紀輕輕的基治便與年長40多歲的杜尚(Marcel Duchamp, 1887-1968 ) 相識交流,早於1913至14年,杜尚無論在音樂及藝術創作已開始加入了「隨機」概念,唯基治不為所動,直至1950年,當他收到學生送來的一本「易經」,研讀之下才開始改變了創作理念。

在杜尚身故後的一年,他完成了這件貌似墓碑的悼念作品 — 「塑膠玻璃板印圖」— 包括共64塊由八座、每座均由八幅嵌在一起的「塑膠玻璃板」組合而成,反映造型上受《易經》八卦的基本概念所啟發;每幅塑膠玻璃板上,顯現出從字典隨機抽選的數字、文字和圖像碎片,目的是讓銘文不預設任何特定含意,讓創作結果保留不可知性。他還借用了Jasper Johns 在杜尚逝世當時所說的一句話:「I don’t want to say anything about Marcel.」(關於馬塞爾我無話想說)為作品命名,委婉幽默地向杜尚致敬。

(位置:合院展廳 228)

Top Nine

王度《紙上談兵》1999  裝置  希克藏品

王度《紙上談兵》1999  著色石膏、塑膠及紙   尺寸可變


這個大型裝置帶我們重回1998年「科索沃戰事」的舞台。戰場之組成除了坦克、軍艦,戰機等塑膠小玩具,還有排山倒海、砌成戰壕的報章雜誌,令這場戰事增添兒嬉與荒誕感;事實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之空軍介入,促使勝負迅速定斷,含有大量阿爾巴尼亞族裔的科索沃,很快成功地脫離塞爾維亞而獨立。當時兩大政治陣營巨頭 –- 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與美國總統克林頓 – 正幕後主宰著小國存亡的命運。他倆的半身像屹立於在戰場上,儼然發施號令,甚具諷刺意味。

王度 (b. 1952) 於1990年移居法國巴黎,是當代少數積極批判文化、社會、政治及歷史事件的藝術家。在《紙上談兵》創作期間,他蒐集大量從大眾傳媒得來的報章雜誌及時事分析,發現西歐與南斯拉夫的傳媒報導大不相同— 前者集中報導逃離科索沃之阿爾巴尼亞難民,後者則集中於科索沃被轟炸的場景,因動機迴異而呈現不同的「真相」,對他帶來極大衝擊。

二千年後世界進入全球化的網絡年代,來自各地的傳媒資訊以數碼模式湧現,已不復多見堆積如山的報刊,然而較諸千禧之前,資訊更見難辨真假,這件作品,讓我們透過走進不同角度,好好審視撲朔迷離的現實面貌。

(位置:西展廳別廳)

Top Ten

黃楚喬 《大選美 》約1997年  彩色照片

黃楚喬 《大選美 》約1997年  彩色照片 圖像尺寸: 118.4 × 87.7 厘米

這是一幀關於政權移交、隱喻香港九七回歸的作品 -- 來自攝影師黃楚喬(Holly Lee b. 1953) 之「Hollian Thesaurus」一系列創造於九七前後的數碼合成攝影作品。肖像中的女士,是香港小姐冠軍與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的合體,背景置入郎世寧(Giuseppe Catiglione 1688-1766)所繪的《乾隆觀馬術圖》摹本,再添加細致裂紋,修飾成一幅仿如十五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肖像油畫。

自幼習畫的郎世寧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由意大利本欲來華傳教,後成為清廷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器重的宮廷畫家,他將西方透視質感畫法融入於追求平面的中國畫裡,象徵中西美學之相互交匯與磨合。

黃楚喬於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與丈夫李家昇開設攝影工作室,同為概念攝影藝術的先行者。一反背景簡約的肖像拍攝風格,黃氏此系列意像豐富,含意深邃,喻意重重,相信欲特別為九七這個歷史時代留下印記。《大選美》凸顯香港中西融合的流行文化之都美譽,又以一絲不苟的英女皇造型象徵告別英殖時代,東方臉上之莞爾一笑,宛如達文西的蒙娜麗莎般引人入勝; 整體的處理又模仿一張陳年舊照,激起思考歷史與未來的聯想。

年輕的一代,若然忽略了這九十年代著名攝影大師,這幀別具心思的作品,相信是一個有趣的起點。

(位置:地下大堂展廳 102)



M+開幕六大展覽詳情:按連結
M+語音導賞:按連結

Thursday 27 January 2022

M+開幕展 Top10 精選 (上篇)

籌劃多年的M+於2021年11月正式揭開神秘面紗。世事無常,早在建館之初,那能預料開館之時,正值全球置身後疫情時代,滿懷俗倦,而每日吸引逾萬人到訪,相信是值得鼓舞的數字。經過幾番仔細琢磨,小妹從六大展覽中挑選Top 10 值得細意欣賞的冷門亮點,作為個人對開幕展的積極回應;本篇介紹首五組。(按此看開幕展精華短片)

Top One

繪造社 《在空中、在陸上、在海裏》2020  數碼繪圖   M+委約創作

繪造社的大型壁畫,細看才知內裡乾坤。


來自北京的繪造社成立於2003年,是一個揉合建築、藝術、設計、城市研究、流行文化的創作平台,並以建築用的「軸測圖」(Axonometric Drawing )電腦繪圖方式記錄城市故事。「軸測圖是唯一攝影無法呈現的一種圖紙。」繪造社創始人李涵說。這繪圖法以45度直角透視街道景色,讓裡內裡外得以清晰呈現,無分遠近。

M+ 特別委約繪造社,以此別樹一幟的手法呈現24項分佈亞洲地區的標誌性建築項目,構成一幅內容充實、色彩燦斕奪目的大型壁畫,這些建築分佈海陸空,融合過去與未來,交織夢想與真實,構圖細密,我根據導賞圖指示看圖索冀,在重重疊疊的影像中找到了建築師羅發禮的「OPod 水管屋」、黒川紀章位於東京銀座的「中银膠囊塔」、黃國才的《漂流家室》、柬埔寨和孟加拉的高腳屋、還有香港特式以竹竿搭建的戲棚等等,有如上了寶貴的建築課,有興趣的你快來接受挑戰。

(位置:東展廳 215)

Top Two

溫普林 《七宗罪—89中國現代藝術展上的七個行為》 1989–2009  錄像 片長:52分


八九美術大展 — 象徵「八五新潮運動」的最高峰

「八九美術大展」(The China/Avant-Garde Exhibition) — 1989年2月於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現代藝術展」,對當時繪畫、裝置及雕塑等形式尚可接受,然而具顛覆及叛逆意味的行為藝術卻被拒諸門外。這部由藝術家和製片人溫普林拍攝的錄像影片,是至今唯一將被禁止的七項行為藝術,以紀實角度拍攝,並戲謔之為「七宗罪」的滄海遺珠。片中逐一介紹這七宗罪— WR小組身披白布在《吊喪》、吳山專搞賣蝦《大生意》、以武林裝束出現的王浪自稱《浪子》、李山以印有列根頭像的塑膠盆《洗腳》、王德仁作品《致日神的?》在美術館內扔避孕套、張念在《等待》孵蛋;最後,女藝術家肖魯在《對話》中對著電話亭裝置開了兩槍,導致展覽瞬即被終止,隔了數天才重開。

展覽引起國際傳媒的報道,令西方開始對中國當代藝術刮目相看。此影片讓人感受到藝術家抗衡體制的意向,取自交通訊號的「不準掉頭」標誌也深印腦海。

據知希克博士(Dr Uli Sigg) 於2003年從參展藝術家王魯炎手上購得的一批「八九大展」繪畫,被視為希克藏品中最具份量的珍藏,當中包括王廣義的《後古典— 馬拉之死》、張培力《X? 》一系列描繪手套的寫實油畫,更是希克的至愛。觀此影片,猶如重溫八五新潮至八九大展這段劃時代的歷史。

(位置:希克展廳 202)

Top Three

江康泉《海市鏡花》(Flower in the Mirror) M+委約創作  單頻道錄像裝置  片長 : 6分44秒

《海市鏡花》採用鏡屋構思,奇幻之旅無盡處。

江康泉(江記)創作的動畫錄像裝置《海市鏡花》設於《香港:此地彼方》展覽的「出口」位置,假若觀者時間緊迫,有可能錯過了這齣口碑極佳、打卡自拍最多的M+本地委約創作。

江記(b. 1977) 在裝置上採用了「鏡屋」構思,在色彩艷麗的動畫兩側、天花和地下,圍繞著鏡子,透過鏡子之倒影,影像不斷重復和延展,閃現仿如萬花筒的視覺震撼,為觀眾帶來片刻的心靈治癒。事實上,這件沉浸式創作,呈現故事脈絡 — 經歷刧後餘生般的人物,游走於奇幻莫測的城市之間,接著兩位淪落天涯的人相知相遇,互相交換頭顱,各自上路。

策展人在委約時,曾寄語江記在展覽之尾聲為觀眾帶來希望,由始至終亦沒作任何修改,十分尊重原創。特別欣賞創作者設計的開放式結局,讓觀者保留自省的空間,思考自己的答案:或許換一個頭顱、換一個角度可看出希望。

江記的製作團隊還有監製羅文樂、崔嘉曦、許詠琪、姚希麟、動畫製作的黃盈堃,以及音樂設計蔡世豪。


(位置:地下大堂展廳 102)


Top Four

中國社會變革下的影片:《永遠》《喊》《長安街》

策展人將三部影片密集式置於一個展廳, 衝擊觀者的思緒。

九十年代的中國實行經濟改革,大批離鄉別井、從農村出來的民工及下崗工人湧到城市找工作,生活壓力,思鄉之情,加上城市的喧鬧擠逼,讓人倍添鬱悶與孤單之感。特別讓人注目是希克藏品中這三齣同處於一室的錄像:按時序是(一)朱加(b. 1963) 影像不斷打滾的《永遠》(1994)、(二)徐震(b.1970)攝於上海街頭的《喊》(1998)、(三)艾未未 (b. 1957) 拍製長逾10小時的《長安街》(2004)。

自九十年代起,以往擅長繪畫語言的藝術家,不少轉以錄像作為創作媒介,以批判角度,記錄時代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他們亦結合了行為展演的觀念—例如朱加特別將攝影機綁在三輪車的輪子上,呈現顛覆獨特的視角效果,亦與靜觀北京街景的艾未未作品,形成了強烈對比;艾氏以結構性操作的實驗方式,在長安街上每走過50米便拍攝一段一分鐘的定鏡短片,再把共608段錄像剪輯成長篇製作,藉此顯現城市的急劇發展節奏。同樣,以反傳統及佻皮見稱的徐氏,則透過直接的吶喊聲,打擾群眾的日常生活,一些人對他的惡作劇毫不動容、一些人則驟然醒覺、瞬即又回復迷惘不安。

(位置:希克展廳  207)

Top Five

Tiffany Chung 《漂泊者》2015-2016 多媒體裝置

作品媒材包括:水彩,墨水及塑膠彩紙本,亞加力膠板及雙頻道數碼錄像

這件作品除了敍述越南難民投奔怒海、寄居於香港難民營的故事,更是香港人一個集體回憶。出生於越南蜆港的美藉藝術家Tiffany Chung (b. 1969),特別邀請新一代的越南藝術家,按照新聞檔案照片繪出二十八幅水彩畫,配上四十段各階段的香港難民政策文本,再附以兩段重訪萬宜羈留中心及屯門望后石難民中心的片段,呈現活生生的人物經歷事跡、回顧唏噓的真實歷史。

當年香港面對人道危機與現實管治的困境,自1979 年9月被聯合國列為「第一收容港」,難民入境人數激增,惟香港地少人多不勝負荷;自從1988年6月16日起實施嚴格甄別及強迫遺返政策後,禁閉營裏不斷發生示威、絕食抗議、自殺反抗等事件,造成不少困擾,直至1998年「第一收容港」政策被取消,香港的越南難民問題才續步解決。

據悉越南年青一代對此段難民歷史十分模糊,同樣香港年輕一代對此亦所知不多。「香港:此地彼時」展覽透過多角度讓我們思考香港的身份價值,當年越南人成了漂流客,昔日難民的收容港,今天也有不少人放棄所有,漂流他鄉,世事莫非真的輪流轉?!

(位置:地下大堂展廳 102)



M+開幕六大展覽詳情:按連結
M+語音導賞:按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