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5 April 2015

Eric Bardart - 捉緊生命/物件的濃度



簡單地解釋Eric Bardart的作品,可以說他是Conceptual Art 始祖及達達主義大師杜尚(Marcel Duchamp)的信徒,他把 Readymades  即所謂「現成物」重新加工及改造,呈現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意欲洗去觀者固有的觀念,從而再思索物件的真正含意。作品風格獨特,看似如水般平靜,卻令人心中泛起漣漪與問號。

在作品《Atmosphere》他將十多部80年代不同款式的舊款電風扇,放在注滿油的水箱裡,當電源一開動,風扇葉便各自隨隨滾動,金黃色的水箱波光盪漾,掀動出華麗的大合奏。同一系列,他把「大聲公」放進油箱裡,按一按電源,物件便發出休休及單調的警號聲,頓時變得活生生。就像Duchamp 在作品《Fountain》中倒轉了小便池一樣,Eric也故意顛覆了物品的習慣用途,反斗地跟一本正經的平常物開玩笑。



Atmosphere, 2015
水箱、油、 電風扇
62 x 121 x 61cm
Atmosphere, 2015
水箱、油、擴音器
70 x 51 x 50 cm


探索平常物的虛實真假,如何推敲物質的真正意義,一直是法國藝術家Eric Baudart 思考的課題。如果物件放在一個完全不合符邏輯的環境,對觀賞的人會有何衝擊?作品《Solarium》可算是另一個前衛的試驗 -他把一組珍藏並褪了色的洗衣粉空罐,放在模擬醫院裡的日光燈下,被藍光照射著,物與境這麼格格不入,卻滲出詭秘的氣韻,顯示出平常物件也許蘊藏捉摸不透的玄機。


 
Solarium, 2015
日曬床、洗衣粉
200 x 85 x 75cm

像Duchamp一樣,Eric Baudart 也想表達由思想啓動的 Concept 比 美醜重要,從「偶然」及「碰巧」產生出來的藝術,就是活生生的藝術 。在自2005年已開始持續構思的「立方」系列中,他每次都有新點子,這次他棄用意大利粉或塑膠管,靈機一觸地取材於身邊的床褥,用了9塊鋼絲彈簧拼砌出大型的《Cubikron 3.0》,立方體邊界浮現出濛矓的雲端感,鋼絲之間呈現出獨特的密度。Eric 说鋼絲交叉產生的妙曼斜線,也在他意枓之外。

右: Cubikron 3.0, 2015
鋼鐵
178 x 178 x 180 cm
左: Concav, 2015
海報、噴漆
230 x 162 x 48 cm

Eric把展覽名為 「again, again, and again」,強調了時間與物件之間產生的微妙轉化。隨著時間的流逝,透過重覆及不經意的行為,深化了物件的濃度。《Paillasson 1》及《Paillasson 2》這兩幅今年完成的作品,原來是五年來擺放於巴黎某座大廈門口的兩塊地墊,經過了一次又一次被重覆踐踏、弄污及風化後,被搬進了畫廊,分別用金屬框架裱了起來 。

Paillasson 1 & Palisson 2, 2015
有機矽、鋼鐵
81 x 159 cm
同樣是重覆的動作,《Papier Millimetre》則是人手拿著割刀在方格仔坐標紙上重覆刮弄,為時約個多月後,紙上的線條逐漸加上重量,磨刮出遠看像抽象畫的粉藍圖案,再裱在玻璃箱內,便仿如脫胎換骨。
  

Papier Millimetre, 2015
坐標紙
187 x 147cm
這是Eric Baudart 在亞洲區的首次個展,好幾件裝置都是為香港的展出而作。笑問「大聲公」是否為我們城市的「佔中」發聲?壓成立方體的綱絲床褥,可是揶揄本城的擠逼?藝術家笑說別想多了 -卻也正正顯示,該是觀者的參與及自身的體會,深化了藝術品/物件的層次、濃度和意義。

展覽:
Eric Baudart
'again, again, and again'
'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地點: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馬凌畫廊
http://edouardmalingue.com/

日期:
 23/4 - 30/5/2015
週一至週六 10:00- 19:00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