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流回到2007年,知名策展人侯瀚如邀請了四位女性藝術家,參與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之「日常奇蹟」(Everyday Miracles),會料到當中之一、年紀最輕的曹斐(CAO FEI) ,會在今天紐約的MoMA P.S.1舉行個展嗎?也許他亦有先見,早於1999年已把曹斐作品帶到西班牙展出。
紐約地鐵站曹斐展廣告。 |
P.S.1 代表皇后區第一所Public School。 |
CAO FEI 展覽現場 |
《我 · 鏡》化身"China Tracy"
2007年的《我 · 鏡》,曹斐在虛擬網游Second Life ( SL ) 中化名 "China Tracy",放下現實真身,戴上Avatar 面具,沈醉於虛擬世界,與看似英俊瀟灑的Hug Yue 邂逅,並有以下這麼一段:
China Tracy: Forget your pain?(你是來忘卻痛苦?)
Hug Yue: I suppose SL is a drug (SL如藥物會上癮)
兩人編編起舞,共譜浪漫樂章,然而後來 Hug Yue 老實說出自己是個64歲的老頭;現實鬱悶,虛擬世界也有失望與悲戚,望著鏡子的China Tracy,察覺虛擬與真實的界線愈見模糊。假作真時真亦假的網絡情懷,近此十年來引起了跨時代、跨地域的共鳴。正因如此,我視曹斐為一位擁全球視野、多於反映中國本土變遷的藝術家,當然,也相信這是一個演變過程。
《我 鏡》放映現場。 |
MoMA P.S.1 是里程碑
紐約MoMA P.S.1是殿堂級的國際藝術空間,由校舍改建,2000年正式成為 MoMA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支部,以實驗性、前瞻性見稱,與社區關係也更密切。負責「CAO FEI」展覽(3/4 - 31/8/2016)是著名策展人Klus Biensenbach (曾策展Marina Abramovic大展"The Artist is Present"),他說搞曹斐展要讓紐約人知道,在北京有如此緊貼時代潮流的藝術家(“It is important for a New York audience to find out that you can find someone as cutting-edge in Beijing as you can here.”)。對,是指紐約人要開開眼界。
曹斐(b.1978)是廣州人,小時也看歡樂今宵及周星馳,少年時又看日本動漫,早期受賈樟柯的寫實手法影響,後來更愛 Frederico Fellini (費里尼),以及擅長將夢想與現實交織,集荒誕詭異佻皮於一身的瑞典鬼才導演 Roy Anderson 。
「CAO FEI」 展覽以錄像放映為主,《La Town》 (2014) 為重點推介,觀片前必需穿過La Town模型區域;另外放映的四部片子,除了前文提及的《我 · 鏡》外,還有《霾》(Haze and Fog, 2013)、《誰的烏托邦》(Whose Utopia, 2006)及《角色》(Cosplayers, 2004);最後「冬甩」圍圈式區域則分別播放七套1995至2003年的早期作品。
《La Town》放映中。 |
《La Town》小城劫後餘生
片長四十多分鐘的《La Town》 (2014)呈現一個沒有白天的漆黑小城,時空模糊,Timeline不明確,既像末日之前,也像啓示未來。獨特之處是並非由真人演出,而是透過現成的超小1:87微型模型,再操控燈光、角度、音效、近鏡、變焦、煙霧等拍攝技巧,塑造場次及迷離效果。地標符號一幕接一幕:德國紐倫堡噴泉 (Nuremburg Fountain) 、招牌被撼落的麥當奴連鎖快餐店、德國超市被搶購一空,表面放映"Gone With the Wind" 的電影院卻演出鋼管舞,連連不祥徵兆:出軌火車引致聖誕老人鹿車濺血、墮毀客機見「國航」標誌,巨型海洋生物遭酷刧... 然人們如常過日子,以激烈性愛打法時間,寄情夜間美術館尋解脫;片中夾集一對男女閒聊,各自堅持自己的記憶,原來是借用了1959年法國電影「廣島之戀」(Hiroshima Mon Amour,由Alain Resnais導演) 的戀人對白,暗喻總是看不出現實與未來的真相。從網購得來的超小模型並加工、借用電影對白,以「挪用」(Appropriation)手法,「即興」批判時局,創造警世的「末日寓言」(post apocalyptic) 可説是曹斐創作上的新嘗試,足顯藝術家的大抱負。
《La Town》模型 |
《La Town》模型 |
有說經典藝術作品需有時代性,才能跳出時代活下去。或許此刻我們的時代正危機四伏,地球能源被大量虛耗,是時候需作改變。
《Whose Utopia》我的未來不是夢
曹斐作品游走於虛擬與真實,寫實手法中又出現疑幻似真,插入放縱荒誕的夢境場面,透視對理想境地「烏托邦」的追求。進出不同房間,時可體會作品精神的連貫性。《角色》鏡頭下穿上日本動漫服飾的廣州青年,企圖扮演他身擺脫對現實的不滿,不正如《我 · 鏡》反映的虛擬世界,誰也在隠藏真身?另一作品《霾》(Haze and Fog) (2013) 取自北京的生活體驗,霧霾深鎖下生活如喪屍,而《La Town》呈現的黑夜,延續著對末日降臨的恐懼;《誰的烏托邦》(Whose Utopia 2006) 播出的則是20分鐘的加長版,血汗工廠编編起舞的民工錄像,一張張木納面孔定鏡,背後的廠房機器還在滾動。
曹斐創作早期作品時,互聯網還未算普及,全球化影響尚不明顯,於廣州美術學院讀大學時作品《失調257》(1999)反映九十年代輕狂浮躁的大學生活,風格寫實媚俗,將「無厘頭」流行文化、卡拉ok音樂共冶一爐,當中「踎廁」一幕,女生把「M巾」散落一地尤為經典;《The little Spark》(1995)集諧趣胡鬧的舞台節目,曹斐也參與演出,可說難得一見 ;隨後也可看到曹斐風格正慢慢轉變,《鏈》(2000)受了英國YBAs(Young British Artists) 的衝擊,出現了狂想式的血淋淋場境,懷胎女子竟生出了一頭豬。
「冬甩」式圓枱展出七套早期作品,陳設如資料室。 |
過去曹斐作品曾於MoMA P.S.1放映,但搜羅亮點、兼回顧早期錄像的個展屬首次,吸引不少東西方眼球。觀眾疑問還是不少:「她可有自我審查(self-censorship)?」「把網絡遊戲電腦畫面capture 剪輯算藝術嗎?What is art 藝術定義如何...」這些問題不易短答。然而,這批七十後及文革後出生的新一輩藝術家,在網絡世代探索全球化議題,好戲將陸續在國際藝術空間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