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2 September 2017

白雙全 ~ 傘後以「藝術」療傷



白雙全的法庭旁聽手記,細數多宗社運人仕的審判。

令一眾粉絲雀躍的白雙全(Tozer Pak) 新作展,現正於Para Site 藝術空間舉行。
對於一位全職藝術家來説,創作的停頓該是無法接受的,但在佔中與雨傘運動結束後的半年,白雙全完全失去了創作的勁兒  — 直到2015年6月15日。

「我第一次進入法庭是在2015年6月15日,我把兒子帶到外母的住所後,一個人在觀塘四處閒盪,無意中走入觀塘法院聽審,從此就像著了魔一樣經常往不同的法院跑去。只有在法院內冰冷、潔白、寧靜和嚴肅的氣氛下我的心才能平靜下來。我在法院內手持墨水筆,任由它在空白的筆記簿上隨意走動⋯⋯。」白雙全憶述初次聽審那天,在混沌及悵惘中走進法庭,坐在旁聽席,細微地觀察審判的過程和作供,然後他墮入了靜止沉思的狀態,透過素描慢慢記錄庭上情境,理想幻滅後的空虛感逐漸被填滿,情緒略感紓緩。

白雙全(Tozer)在新展與友人合照。

最近期的旁聽審判:8月17日「重奪公民廣場案」刑期覆核。

白雙全其後在不同的法庭,當了無數次的旁聽者,滿滿填畫了十多本素描簿,當中遇到不少展現公義的人物和時刻,從中尋得啓迪 。在 2015年7月29日審理光復行動暴亂案中涉胸部襲警的「吳麗英」案件,他於現場素描了像血染的鷹;在同年11月8日一場佔領運動的審訊,他素描了「小菩薩」,也用了這些圖象,演變成新作《噩夢牆紙》。

「我把圖案正反並列重複製作成牆紙,不知道背後的故事,還以為它是一款典雅的家居裝飾品。」白雙全在記述中說。風格調子向來輕鬆寬容的藝術家,特將冗長的案件編號及字母,加入於作品名稱。

曾在金鐘佔領區連續絕食四十天的Benny,是白雙全潛意識中的一尊小菩薩,故此被畫成酷似的圖案,演變出牆紙概念。

小照片顯示光復行動中,以胸襲警案女被告臉上披血。



《噩夢牆紙》 2017 隱喻美麗背後的醜惡。


一直視白雙全為本地「頭號」創意藝術家高手,他的創作亦充滿策略,最深刻的舊作《與視覺無關的旅行》,僅讓兩位觀眾來到黑房,並只允許用閃燈拍照,在黑暗中摸索、觀賞藝術家全程戴著墨鏡在馬來西亞旅遊盲摸摸拍下的照片,感受身體留下的記憶印象,而非靠眼睛。另外,曾於M+展出的《等一個朋友》,是在沒預約的情況下,在某一個地方呆等一位友人的出現,把玩「時間」成為作品材料的構念,將隨機及偶發的當代藝術元素演繹得淋漓盡致。


是次全新的「聽審創作」:封印、噩夢牆紙、手稿,均為實實在在的物品,與過往靠攝影及錄像來記錄行為展演或體驗旅程,表面大相逕庭,但事實上在法庭內,白雙全默默地觀察、沉思、隨機素描,拼湊圖像,何嘗不是一種行為藝術?作品也體現了創作策略的伸延,本來是香港的政治前景問題,唯有當作自身的問題去解決。或許只有依靠自救療傷,才可以走出黑暗困局,想出答案。



封印》由五個放大了的素描組成,此兩件作品:九個預言(左)基督的新婦 (右)

另外三件作品:《贖罪(左)母腹 (中)鏡子(右)
九個預言》手稿~這黑白之間,隱藏了九個圖形或角色。


才情橫溢的藝術家小檔案

白雙全是生於福建、長於香港的本地藝術家。2002年畢業於中大,讀藝術時也讀神學,是著名的二樓五仔之一(火炭工廈幾位共租宿舍的藝術系小伙子);他愛寫作,擅於表達,常以文字、行為、觀察日常作為藝術實踐(Art Practice)。過往十年,他在藝術界發放異彩,是本地少數享譽的Conceptual Artist —2009年參加第53屆威尼斯雙年展2012年獲中國當代藝術獎(CCAA)最佳藝術家獎、藝發局之最佳藝術家獎;歷來參與國際展、雙年展等不計其數,甚獲知名藏家及美術館青睞,包括Tate ModernM+ Sigg Collection等。重溫近期傳媒報導可看此片

是次在Para Site 與另一藝術家Chris Evans 聯展

白雙全Facebook/文章
http://oneeyeman.blogspot.hk/

展覽:Chris Evans, Pak Sheung Chuen

Two exhibitions

Chris Evans、白雙全 : 雙個展

地點:Para Site

日期:2017年9月23日 - 12月3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