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7 March 2018

本地 Sculpture Park ~ 談「不起眼」的雕塑

在天馬公園文化廣場中,最不起眼的雕塑作品之一可能是Tracey Emin 的《A Moment Without You》,高13呎共五支分散的桐柱,每支瘦長圓柱頂部均佇立著一隻仿真的鳥兒,雀仔的體積沒有變大,加上高於視線,肉眼所見便顯得細小。作品與沿海草坪上其他體積較大的雕塑相比,令人會「睇漏眼」。當然,多得有繽紛耀目的大南瓜,命名為「藝遊維港」(Harbour Arts) 的香港首個國際戶外雕塑展得以成為近日「打咭」熱點。


Tracey Emin 《A Moment Without You》 2017

Tracey Emin  作品沒有嘩眾取寵

低調的《A Moment Without You》特別引起小妹興趣,皆因得悉藝術家所思念的 " You " 正是她的摯友—於2017年去逝的鄧永鏘爵士(Sir David Tang),這兩位名人的友情讓我憶起 2016年Art Basel Salon 一場擦出火花的藝術激辯,三位對談者正是Tracey Emin、David Tang 和 Tim Marlow  (「藝遊維港」策展人之一)。論壇以藝術家Tracey Emin 的藝術歷程為焦點,引發出創作方式(Art making process)及詮釋  (Interpretation)的舌劍唇槍。鄧爵士欲將Tracey Emin 作品放射在投影機上逐一討論,先讓觀眾說出理解,再讓藝術家闡釋原意,比較兩者之差異,這種藝術欣賞方式,是否屬於Old School見仁見智 ,但Tim 顯然對Artistic Practice更感興趣,鄧爵士雖多番反擊仍不獲接納,祗得沒趣地沈默下來。



草間彌生 《Pumpkin: Big》2008

其實,兩人的導賞角度,理應沒有互相排斥之處,因為理解了藝術家的 Artistic Practice 或如何開始創作,對作品的Interpretation層次會更豐富。那次對談中,藝壇地位顯赫的Tracey Emin表示創作已步入了另一階段,日後將專注於繪畫,亦會多造雕塑,換言之是從昔日煽動性的前衛裝置回歸傳統媒介,此件獻給亡友的雕塑,以象徵自由的雀鳥向故人致意,亦含蓄低調得有道理。

大南瓜:深得女人心


在今次的戶外雕塑展,策展人—  Tim Marlow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藝術總監)與南條史生(東京森美術館館長)—  帶來的實物雕塑中,以一比一體積形狀出現的可不少,除了Tracey Emin 的雀兒,還有Antony Gormley 的抽象人體塑像、Mark Wallinger 的3D打印仿真白馬 — 均為大師們標誌性(Iconic)之手法,讓平日不曾進入畫廊、美術館或藝博的普羅大眾,也像上了難得的藝術課,以後看到該藝術家的作品,也認得一二。

策展人最成功一著,無疑是情商草間彌生(b. 1929) 的波點大南瓜 《Pumpkin: Big》展示於我們的維港海旁,令觀者猶如置身直島海岸。常常在想,為何長居於精神病院的「怪婆婆」草間彌生作品特別討人喜歡,連向來藝術冷感的人也來打咭拍照?是那率性而為卻艷麗的色彩?是六十年代獨闖紐約的女性奮鬥故事?還是因為她的作品在拍賣場賣得天價?無論如何,大南瓜老幼咸宜,深得人心,成功成為雕塑展的焦點,牽頭帶動對其他作品的興趣。



Michael Craig-Martin 《Gardenfork (Magenta)》2017



被譽為「英國藝術教父」的Michael Craig-Martin (b.1941) 擁有爵士銜頭,曾於倫敦 Goldsmiths 學院任教,是一眾 YBAs (Young British Artists)包括Tracey Emin 的恩師。是次展出由鋼條鑄製的《Gardenfork》紫紅色園藝叉,非欲透過形狀效果引人注目,反而是借製作貌似工具的雕塑,引發關於實物、想像與認知之間的辨論,挑戰製作實物為主導的西方雕塑傳統。有評論認為由此作品聯想到他早期的經典之作《An Oak Tree》 (1973) ,在作品中他將一杯白開水命名為一棵橡樹,強調觀念可改變物件的含意。此園藝叉作品似是而非,表裡不一,期望觀者再三回味觀念想像與視覺現實的關係。

Jenny Holzer 《常理 :金錢造就品味》2013


Jenny Holzer 《常理 :孤獨讓人感到充實》2013
作品融入生活不顯眼

另一位概念派藝術家 — Jenny Holzer  (b.1950) 的文字作品《常理》,則埋藏於四張白色大理石長櫈,仔細觀察下才發現藝術家的精句隱約地刻鑄在石面上。自開始投入創作,Jenny Holzer 便鍾情以文字作為藝術語言。《常理》(Truisms) 的語錄創作於1977年,每段語錄祗有精鍊一句,包涵哲理性、社會性及人性,其後開始印於海報貼在街頭,曾製成廣告牌、T恤及LED指示牌,又先後刻鑄於地面、公園石櫈等等的公共空間。2013年《常理》更翻譯成中文在本港畫廊展出,可見跨越時代、種族及文化差異,旨在引發討論、思考與共鳴。視覺上長櫈看來不似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祗似一張平凡的公園櫈,與天馬公園融成一體,反映這是藝術家苦心經營的創作策略,刻意塑造藝術融入生活的效果。


Mark Wallinger 《White Horse》2013

Antony Gormley 《Daze VI》2016

黑炭矚目卻不嘩眾取寵

在眾多作品中,不能不提到本地薑曾敏富(Matthew Tsang) 的黑炭作品《Before Collapse》。一雙踏著「人字拖」的龐然巨腳,雕塑外層鋪上黑炭,紋理沒有光影反射,置於綠油油的草坪上格外矚目,作品顯然並非「不起眼」,祗是與環繞四周的摩天大樓顯得格格不入。為何特別選用黑炭?原來Matthew 創作時愛探討及採用會轉化消失的物料,當黑炭經過時間洗禮,會轉化為灰燼,喻意人類過度發展及虛耗,現代文明可能已走到盡頭,面臨煙飛灰滅的處境。這份末世情懷雖然帶點憂患悲戚,卻增添了作品的內涵及爆炸力,相信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曾敏富《Before Collapse》2017


在此雕塑展,領會到巔覆常態、探索表面與真實的反差、激發思考反省的當代雕塑均令人倍覺深刻,非單把作品體積漲大便成事。

然而這個雕塑公園的存在,畢竟是為大眾而設,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閱讀大量的資料,簡簡單單感受物體的存在,亦無不可。若認同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 「作者之死」(1967) 一書的觀點,更會覺得作品的詮釋權,在於觀者而非作者。找個時間帶小朋友來摸摸碰碰草間彌生的大南瓜,渡過愉悅的一天,也是一個角度。




註:
「藝遊維港」Harbour Arts Sculpture Park 2018 : 22/2 — 11/4/2018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