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年獨居的多紀(倍賞千惠子飾)默默地撰寫個人回憶錄,對她來說一段耿耿於懷的回憶發生於1930年代的日本社會,年輕的她由山形縣的農村跑到東京富有商人家打工,住在東京近郊的洋風小屋裡。在這段由1931至1945年的軍國主義時代,究竟日本平民百姓如何過日子?一直是中國或日本電影絕少觸及的題材。
片中對於多紀的年歲有點含糊,不過事件的年份卻很清晰-初到東京時為1931年,即昭和六年,日軍侵佔了中國東北,「九・一八事變」對中國人來說無疑是傷口,但電影中的平井先生,卻喜孜孜地認為一旦成功佔據了中國,其公司經營的玩具便可以傾銷到擁有四億人口的中國去,他的意見當然也代表了大部分被軍國主義所洗腦的日本人。當時未有被憲法所牽制的「昭和天皇」裕仁,基本上可獨攬大權兼為所欲為,為達到侵略擴張之藉口,打著軍國主義的旗號令日人上下心;1937年(昭和12年),發動了全面侵華,次年,日本也被逼放棄申辦代表強國地位的1940年奧運會。
其實,在戰火連連下,不但商人無所得益,(例如平井先生不能再用鐵材做玩具,出口也被制裁),小市民食物被配給,生活艱難之餘,也經歷生離死別-體格被評為「丙級」的年輕人如設計師板倉也被徵召入伍,適婚女子難找年輕小伙子結婚,要嫁只可找五十歲以上不會被徵召的大叔,這段日本侵略中國、東南亞及朝鮮的黑暗時期,對於日本平民百姓,也是一段極其困苦的日子。
回憶到尾段,當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引發太平洋戰爭戰時,不少日本人都以為可以爭一口氣了,在街上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家,每碰到人都會說一聲「Banzai」(萬歲)給國家民族來打氣。戰爭令多少生命白白犧牲- 平井先生與太太時子便是死於二戰時被轟炸了的東京小屋 - 多紀對自己當年的好戰及無知,深感遺憾,相信也道出了導演山田洋次以及一些當代日本人的心聲。
電影裡沒有提及敏感的南京大屠殺,(即使溫和一點的說法如南京事件也沒有),也沒有再觸及廣島及長崎原爆事件的傷痛,作為一部不是說教式的電影也功德完滿。影片中白髮蒼蒼的多紀,兩次痛哭自己「活得太久」,一方面既是對於當年一封未有轉交予板倉的幽會情書,心存懊悔,另一方面也是對殘酷戰爭的慨嘆。
片中對於多紀的年歲有點含糊,不過事件的年份卻很清晰-初到東京時為1931年,即昭和六年,日軍侵佔了中國東北,「九・一八事變」對中國人來說無疑是傷口,但電影中的平井先生,卻喜孜孜地認為一旦成功佔據了中國,其公司經營的玩具便可以傾銷到擁有四億人口的中國去,他的意見當然也代表了大部分被軍國主義所洗腦的日本人。當時未有被憲法所牽制的「昭和天皇」裕仁,基本上可獨攬大權兼為所欲為,為達到侵略擴張之藉口,打著軍國主義的旗號令日人上下心;1937年(昭和12年),發動了全面侵華,次年,日本也被逼放棄申辦代表強國地位的1940年奧運會。
其實,在戰火連連下,不但商人無所得益,(例如平井先生不能再用鐵材做玩具,出口也被制裁),小市民食物被配給,生活艱難之餘,也經歷生離死別-體格被評為「丙級」的年輕人如設計師板倉也被徵召入伍,適婚女子難找年輕小伙子結婚,要嫁只可找五十歲以上不會被徵召的大叔,這段日本侵略中國、東南亞及朝鮮的黑暗時期,對於日本平民百姓,也是一段極其困苦的日子。
回憶到尾段,當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引發太平洋戰爭戰時,不少日本人都以為可以爭一口氣了,在街上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家,每碰到人都會說一聲「Banzai」(萬歲)給國家民族來打氣。戰爭令多少生命白白犧牲- 平井先生與太太時子便是死於二戰時被轟炸了的東京小屋 - 多紀對自己當年的好戰及無知,深感遺憾,相信也道出了導演山田洋次以及一些當代日本人的心聲。
電影裡沒有提及敏感的南京大屠殺,(即使溫和一點的說法如南京事件也沒有),也沒有再觸及廣島及長崎原爆事件的傷痛,作為一部不是說教式的電影也功德完滿。影片中白髮蒼蒼的多紀,兩次痛哭自己「活得太久」,一方面既是對於當年一封未有轉交予板倉的幽會情書,心存懊悔,另一方面也是對殘酷戰爭的慨嘆。
影片唯一之敗筆是時空錯亂,將那個才是「當下」搞得有點混亂。故事既主要以多紀倒序式敍述30年代的回憶,戲首是多紀的喪禮及一眾人替她處理遺物,發現信件及小屋繪畫便自自然然是「當下」了。但到了戲末,時子兒子恭一竟又出現來交待情書的秘密,似是有點畫蛇添足了。要對這部改篇自小說的電影公平一點,大概要看看中島京子的原著了。
Release in Hong Kong: 22 May 2014
電影網址:
http://www.chiisai-ouchi.jp/sp/
Release in Hong Kong: 22 May 2014
電影網址:
http://www.chiisai-ouchi.jp/sp/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