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藝術中心」茶室裡的彩虹『掛軸』 |
「侘寂」之美的新演繹
京都藝術中心的「明倫茶室」如常舖設榻榻米,中央牆上的『掛軸』一秒前還是空白一片,瞬間浮現一抹電光彩虹。這一刻,是午後1:30。
『晴天之日約下午1時半,就是作品出現之時。』以上是該視覺藝術作品的描述,作者是三原聡一郎 (Mihara Soichiro)。
「我把『這小東西』放在接收日光的位置,買來尚未書寫的空白『掛軸』,調教好位置,假若當日天氣明朗,便可以反射出彩虹。』Mihara 所指的『小東西』,其實是一具自製的電子日光感測器,貼上色彩過濾紙,便可將陽光七色投影到『掛軸』,成為了茶室的主體。
『小東西』靜靜地放置於茶室窗戶一隅。 |
彩虹投影: 浮現於日本茶室
「在日本傳統茶室,必有一個「床の間」(とこのま 即 Tokonoma ) 的裝飾位置,那中央的「掛け軸」(かけじく 即 Kakejiku) 是整個茶室的重心,掛哪一幅字畫,插哪一支花,都很考究;會因應季節,以及款待客人的身份,作出不同的選擇。」活力十足的 Mihara 為讓我更明白他的意思,還用了紙筆畫起圖像,進一步解釋:「我選擇掛起空白的『掛軸』是靈機一觸,來到這茶室感受了一會,概念便形成。」大抵日本人自少受「侘寂」(わびさび即 Wabisabi) 美學薰陶,從概念上的「空白」、「孤寂」、「枯萎」、「無常」、「不完美」,到物體上的砂石、青苔、微生物、空氣等,均特別容易有所頓悟。
藝術家三原聡一郎解說作品。 |
這道彩虹投影,會隨著日光轉濃變淡,在剎那出現,又在剎那間淡出消失,讓『掛軸』回復空白;這不期然令人想起16世紀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茶道大師及哲人「千利休」所說的,一生可能祗有一次難得的相聚緣份。「妳説得對,妳若來早一刻,或者來晚一點點,都遇不上彩虹投影,這就是いちえいちご『一期一會』。」才剛與Mihara 相識,想不到便談到人生的道理,感覺暢快。
青苔球體: 疊席上的「枯山水」
1980年生於東京,2006年畢業於岐阜的IAMAS(Institute of Advanced Media Arts & Science),Mihara 最愛以科學知識及小工具,配合大自然素材,創製出奇異詭秘的視覺藝術。茶室中除了彩虹投影掛軸,還有另外兩件作品:其一是四顆好像附有靈體的青苔球體,似靜卻動,每隔約數分鐘,便出其不意地在榻榻米上滾動,甚是奧妙。
《青苔球體》2016 |
「這些物體為何移動?是一個 Mystery,我也不知道究竟啊。」被派看守茶室的美智子必恭必敬地說。自言祗愛日本畫和佛像,對當代藝術一窺不通的美智子,是京都藝術中心所僱用的300多個長者義工之一,對於這些新一代的藝術品,好像也慢慢喜歡上來。
青苔是日本「枯山水」庭園構成的重要元素,本來就是大自然中的微生物,移動生長本是尋常之事;Mihara 用青苔包裹輕身的碳纖維,把球狀的青苔由戶外庭園移放到茶室的榻榻米上,可說是別出心裁地,構成了煥然一新的視覺風景。由此可見,他的藝術看似無緣無故,無跡可尋,卻與天地及大自然互相呼應。
微小生物 皆有生命力
《微生物燃料電池》2016 |
《微生物燃料電池》是放在「床の間」附近的另一件創作,暗示大自然物質持續轉化,也在讚頌天地間的微小生物,凡珍而重之,用得其所,都可為這宇宙「加油」。原來微生物產生的酸性物質,可變成能源,如太陽能一樣當作電池使用,讓玻璃瓶頂端的小燈泡亮起來,散發光源。Mihara 在展覽期間,不時視察微生物的生長情況,添加一點醋劑,看來藝術家的工作,就是如此:替你我拿起一面「放大鏡」發掘身邊未被察覺、尋常卻美妙的事物。
將茶室當作Art Space,對於Mihara來說是頭一趟,這展覽亦是京都藝術中心15週年的一項重頭戲,希望吸引更多市民來參與及觀賞。自2011年起,Mihara便開始創作「空白項目」(Blank Projects),今次展覽是此項目的第三回,當時是回應東日本大地震及海嘯事件,今回心境逐漸回復平靜,改而強調和欣賞靜物的生命力和動態。島國漂浮,天災頻繁,人生無常,日本人體會甚深。也許「空白」才是持久的真相,當彩虹沒有出現之時,更能襯托出茶室的「和、敬、清、寂」,享受這種「空白」,把一切放下,也是對「禪」的一種體會。
「空白」可能才是常態。 |
京都藝術中心 |
三原聡一郎(藝術家)網址:
http://mhrs.jp/
展覽:
Soichiro MIHARA Solo Exhibition "The world filled with blanks"
地點:
和室「明倫」
KAC Art Festival Variety Box Exhibition
京都芸術センター
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区室町通蛸薬師下る山伏山町546−2
日期:
7/2 - 6/3/201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