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3 March 2017

畢加索~不看也罷?

看媒體報導《畢加索與積奇蓮》於城中展出,新聞稿以「首度」、「免費」、「第二任妻子」等作招徠,然而對於我們這些藝術粉絲,想看巨星如「畢加索」根本無需理由。

鬧市中的《畢加索與積奇蓮》展。


情人太太~繆斯女神

畢加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是「Modern Art」的超級巨頭 ,與Pop Art 的華荷(Andy Warhol) 及印象派的梵高(Van Gogh)可說齊名,都是小學生也聽過的名字。畢大師高壽多產,一生創作逾50000件,估計有1885 張為油畫 ; 兩位妻子、六位情人穿梭其傳奇華麗的一生,無不成了他的繆斯(Muse) 或靈感泉源,積奇蓮只算其一。 第一任妻子 Olga Khokhlova (1917- 1927年)是俄羅斯藉芭蕾舞劇演員、婚外情戀上外貌北歐風的17歲Marie-Therese Walter (1927- 1936 年); 與攝影師  Dora Maar (1936 - 1944年) 齊經歷二戰,繪出反戰曠世傑作《Guernica》(1938); 戰火未平又邂逅了後成畫家的 Francoise Gilot (1943 - 1953年) ,總之每位都是花樣年華俏佳人。

知道了藝術家的情史,單看作品年份,已可猜得畫中人是誰。美術館及畫廊,視畢加索與其妻子情人的「Bundle」(組合)為 Blockbuster 展覽方程式,屢屢叫好叫座,皆因雅俗共賞,容易明白罷,近年如Gagosian Gallery 的"Picasso and Marie-Therese: L'amour fou" (意即:Crazy Love)、PACE 的"Picasso and Jacqueline: The Evolution of Style" 均曾以他及情人為主題。

誰是「最愛」?

畢加索在世91年,童年時已是繪畫天才,少年期進美術學院,1900年往巴黎,19歲在巴黎著名畫廊(Vollard Gallery) 作展,不久已有知音(首位贊助人為美國女小說家Gertrude Stein),廣結詩人及藝術家為友,既不潦倒寂寞,亦不用為生計發愁。他被譽為「現代主義」大師,皆因夠創新,「立體派」風格中支離破碎的面孔,眼耳口鼻東歪西倒,與傳統「美的標準」大相逕庭,然卻在藝術史上石破天驚。論到所繪畫的情人肖像,相信以三十年代 Marie-Therese  的油畫最受追捧,不少在拍賣市場寫下過億美元成交紀錄, 如《Le Reve》 、《Nude, Green Leaves and Bust》 、 《La Lecture》,均同為1932年作品 (註),時畢加索正瞞著妻子Olga偷戀新歡,感情錯縱複雜,畫作中暗藏激情與暗湧,隱現扣人心弦的象徵符號,感情最困撓及糾結時,也攀登上創作的最高峰。

畢加索以Marie-Therese 為模特兒的作品 (1932-34)。Pairing Picasso @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2016

畢加索與積奇蓮。圖片來源:Hong Kong Times Square Facebook


積奇蓮(Jacqueline Rogue,1927-1986) 被視為畢加索最後一位情人,於1961年結婚時,後者已屆暮年(男年79,女僅35歲),唯相逢未恨晚,照片中常見卿卿我我。位居全球最貴的名畫 —市值1.79億美元—畢加索的《Les Femmes d'Alger ("Version O")》 (1955) (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畫裡左邊旁眼眸明亮,輪廓清晰剛強的半裸女子,形神皆有積奇蓮風釆,愛妻常當模特兒,足證兩人形影不離;隨著Olga 1955年病逝,積奇蓮才有機會成為畢加索第二任妻子。共處廿載,畢加索一共畫了逾400幅積奇蓮肖像,僅1961年便佔了70幅。到場看《畢加索與積奇蓮》,只見展出一幅油畫,其餘12幅為Linocuts版畫,猶如望梅止渴,感到患得患失,求知慾難以滿足。前文提及不看也罷,原因正是「唔夠喉」。

誰不喜歡畢加索?

回顧畢加索一生,情史多籮籮,有如自畫的希臘神話怪獸米諾托(Minotaur),困於迷宮,半身是人,半身是牛;一時溫柔多情,一時衝動獸性;想操控別人,也被自己的性慾操控,私生活亂七八糟。問最愛是誰?相信連他自己也難以解答。不過,在眾情人中誰最死心塌地?想是Marie-Therese與積奇蓮了。隨著畢加索於1973年去世,兩人均先後了結自己的生命,Marie-Therese 於1976年上吊,積奇蓮於1986年吞槍自盡,畢加索歿了頓覺生無可戀,可見兩位伊人用情至深

畢加索的三個情人共為他生下四位子女,然而受Picasso盛名所累,後人雖繼承財富活得卻不如意— 酗酒、精神失常、婚姻失敗、自殺。細閱多篇昔日文章,其孫女Marina Picasso(1951-)毫不留情批評畢加索摧毀了多位親人一生,談到童年時捱餓及被冷待,對祖父及積奇蓮仍懷恨於心。孰是孰非,作為觀眾,還是適可而止,懶理藝術家的私生活好了。從作品中看到藝術家遇上不同的情人,演變出不同的風格,反映無窮的精力與創意,我仍會懷著羨慕與尊敬向大師致敬,說一句:不枉此生!

何時新展登場?

現代美物館三、五年來一個輪流轉,重新策展大師作品,名為Olga Picasso的展覽已確定於巴黎Musee Picasso Paris 登場(21/3- 3/9/2017),畢加索的另一個回顧展《Picasso 1932 - Love, Fame, Tragedy》將於2018年三月於倫敦Tate Modern 上演。至於在香港,何時才看到一個真正大型及有份量的畢加索回顧展?期待期待!



註:
《Le Reve》 (1932) 1.57億美元-2013; 《Nude, Green Leaves and Bust》 (1932) 1.06億美元-2010佳士得;La Lecture (1932)0.47億美元-2011蘇富比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