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4 March 2017

Art Basel Hong Kong 2017 Highlight


Celebrated as the biggest art fair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2017 edition of Art Basel Hong Kong showcases 242 premier galleries from 34 countries around the globe. The 5-day mega art show (21-25 March at HKECC) has grown into a sensational rendezvous gathering high-quality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for seasoned art collectors as well as aficionados.

Similar to its previous editions, half of the participating galleries come from Asia. The Encounter sector, featuring installations or sculptures of epic scale, no wonder has included artists from six new regions, including Pakistan, Thailand, Taiwan, the Philippines, Vietnam and Tibet, emphasised the third time curator Alexie Glass-Kantor.

This year also witnessed an unprecedented curatorial emphasis, as seen in the debut of the Kabinett sector, in which 19 galleries spotlight remarkable artists in a specially curated project within their booth, depicting works ranging from kinetic installations to experimental sculptures and abstract paintings in the 60's.  

Several artists showing at the fair will also be participating in the 57th Venice Biennale this summer. These include Nina Canell (Norway),  Xavier Veilhan (France), Tracy Moffatt (Australia), Samson Young (Hong Kong) and Erwin Wurm (Austria)  can also be seen on the show. 


Here's are my top picks in the show.


 TOP WORKS

teamLab, Gold Waves, 2016
Digital Work, 4 Channels, Continuous loop
121.4 x 273.4 cm

Exhibitor: PACE




Nina Canell, Untied, 2014
Cable, concrete, steel, stone
101 x 46 x 30cm 

Exhibitor: Mother's Tankstation

Michael Parekowhai, Putto, 2015-2016
150 x 450 x 300 cm
Wood and automotive paint on fibreglass

Exhibitor: Roslyn Oxley9


Zhao Zhao, Project Taklamakan, 2015-2016
Video, 
Approx. 15 mins

Exhibitor: Tang

Artist: Zhao Zhao of Project Taklamakan



SHIMURAbros, TRACE -SKY - TOKYO STORY 05, 2015
Mirror, optical glass, electrical wire, wood
84 x 84 x 17cm 

Exhibitor: Tokyo Gallery + Beijing Tokyo Art Projects

Sanne Mestrom, The Bathers, 2016
Four sculptures, dimensions variable
White pigment cast resin, aluminium, bronze

Exhibitor: Sullivan + Strumpf


Shen Shaomin, Summit, 2009-2010
Five sculptures, 
Approx. 240 x 100 x 80cm each

Exhibitor: Osage


Huang Yong Ping, Empires - Monumenta 2016 (maquette a lechelle 1:50e), 2016
Copper, brass, metal, Trespa, oakwood, resin, black paint, embroidery, 4 projectors (3D Mapping)
205 x 501 x 305 cm 

Exhibitor: Kamel Mennour



Tsuyoshi Hisakado, after that. -close-T, 2016
Mirror, brass, clock movement, acrylic, cable, spot lights etc
100 x 210 x 127cm 

Exhibitor: OTA FINE ARTS


Xavier Veilhan, Tony, 2015
wood and plywood
Sculpture: 60 x 23x 17 cm/ base: 115 x 28 x 31cm


Exhibitor: Nara Roesler



 TOP BOOTHS

Tolarmo



Kurimanzutto


Neugerriem-schneider

Kaikai Kiki

Greene Naftali

Osage 

Mind Set Art Center 

PACE


Kukje/Tina Kim


de Sarthe




 KABINETT HIGHLIGHTS


Christo - Gmurzynska


Yuko Mohri - Project Fulfill


Wang Qingsong - Blindspot 

Lee Kit - Massimo De Carlo


Kwon Young-Woo - Kukje/Tina Kim

Cao Yu - Urs Melle

Keiichi Tanaami - Nanzuka

Piero Dorazio - Mazzoleni































Tuesday, 21 March 2017

Art Basel大阪畫廊推介:石內都~從橫須賀說起



石內都《Endless Night 》 1978-1980 作品之一。
東京老房子,日本人一看就知那裡提供性服務。
藝術家~石內都~專誠到港參加Art Basel。

戰後日本藝術~Post-war Japanese Art


來自大阪的The Third Gallery Aya 是首次參加本屆Art Basel Hong Kong 的畫廊。一如其他藍籌級 galleries, Aya 是東主綾智佳 (AYA Tomoko)小姐的姓氏。「對,這是我的畫廊,創立於1996年。早期主要展示攝影作品,隨著年輕一輩藝術家使用的媒體多樣化,畫廊變為『Art +Photography』。」Aya 以流利英語說。

眾所周知,一間畫廊參展國際級的Art Basel是需要 submit一份「建議書」(Proposal) 的,嚇怕了好些小型畫廊。Aya 未有知難而退,重力推介日本著名女攝影家石內都 (ISHIUCHI Miyako ) 的作品— 我手寫我心,對熱愛攝影藝術的Aya來說,要推介自己喜歡的藝術家,簡直易如反掌,當然順利過關。

近年的西方美術館展覽,如古根漢之具體派展覽(Gutai ,即以身體作為藝術工具),令大家對日本的「戰後」(Post-War Period) 前衛藝術開始增多了認識。日本資深藏家Kenzo Kagami的戰後日本珍藏於2016年10月在倫敦佳士得拍賣,又創出佳績,教人一再刮目相看。前衛攝影是藝術市場重要一環,必有不少藏家注意。

在香港,最為我們熟悉的日本攝影大師,有自喻為「野犬」的 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 及擅長「女體」的荒木經椎(Araki Nobuyoshi) ; 相比兩人,石內都約年輕十年同是「寫實」、「粗微粒」「黑白」高手,但各自各精彩,意念題材也不一樣。


石內都《Apartment》系列 1977-1978/1978
記錄不少橫須賀公寓人去留空

石內都~傷痛與淒美

石內都的攝影,聚焦遺留物、探索人與時間、記憶的關係,由七十年代記錄熟悉的成長地—橫須賀,到八十年代起擅用「微距」將傷疤及歲月痕跡,放大呈現讓人凝視,觸動了不少日本人的心靈,也伴著日本走過歷史

她個人的故事,在橫須賀開始,卻不是美好的回憶。「我憎恨橫須賀。」她說。

石內都在1947年日本戰敗後出生於群馬縣,六歲隨家人遷往軍港~橫須賀。美軍長期佔領橫須賀,居民高度戒備,她的青春歲月常活在惶恐及鬱結中,成年後久久不能忘懷。她受正統藝術教育,畢業於著名的多摩美術大學,七十年代開始創作《橫須賀故事》(Yokosuka Story)— 街頭死寂,人煙渺然,照片籠罩強烈的粗黑質感,身心已受創,留下永遠不能淡化的烙印。Endless Night》系列把出租賣淫的老房子攝入鏡頭,以女性角度反映生活之悲苦。《Apartment》系列公寓裡呈現人去留空的狀態,既淒且美,贏得不少好評及大獎,作品於1979年獲頒第一個國內大獎,此後廣受喜愛及共鳴,受賞無數。


石內都《Endless Night 》 1978-1980 。
左圖:大阪、右圖:名古屋。

石內都的首個轉捩點該是作品《1947》。1988年,她決定找50位高中時代同於1947年出生的中年女性拍攝影集,跟橫須賀作了一個告別。2000年開始《Mother's 》(母親的)系列,她整理病逝母親的遺物 — 用過的口紅、拈著髪絲的梳子、假牙等 — 拍成照片,亦以此主題參加2005年威尼斯雙年展,歲月人生的生命場景,跨越了時代與國界,大獲好評。2008年,她為「廣島原爆紀念資料館」拍攝死難者遺物,讓人重新思索人類的命運、戰爭的意義。彩色豔麗的近作《Frida》(2013)為紀念已故墨西哥女畫家(Frida Kahlo)而作,同樣是檢視故人遺留物的作品。


石內都《Frida》2013
墨西哥女畫家(Frida Kahlo)丈夫所托,拍攝她生前遺物。


石內都作品獨特之一,是無論如何描述,也不及親眼細看,因為它會讓人心靈觸動。她近年最重要的展覽為 2015年於洛杉磯的The J.Paul Getty Museum "Post War Shadows",展出作品百多件,可說是藝術家40年創作生涯的回顧展。由於Art Basel 內展場不大,Aya 只挑選了石內都部分作品同來,《1947》及《Mother's 》等作品緣慳一面了。幸好藝術家同來參展及解說,可見對The Third Gallery Aya 畫廊作為代理的支持。

補充一說,石內都作品獲不少收藏家及機構珍愛,日本國內包括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 (The 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rt, Tokyo)、Yokohama Museum of Art ;國際頂級美術館包括The J. Paul Getty Museum、Museum of Modern Art (即 MoMA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及 Tate (倫敦泰特美術館)等。


更多藝術家連結: 
TateShots: Miyako Ishiuchi

註:Art Basel Hong Kong 2017 公眾開放日期: 2017/3/23-3/25 三天








Saturday, 18 March 2017

Art Basel HK 2017場外:中環觀巨浪~

Art Basel 2017 三月橫掃香港,藝術機構及畫廊紛紛趕在此檔期推出展覧及活動!但大家要返工如何抽時間去睇?位於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尚在興建中的藝術商廈—H Queens—地下連接馬路的外牆建了一個大型「LED Wall」液晶體屏幕(高6.5 米 X 闊8米)不斷連續播放四位藝術家的動畫及短片,為期十天(至3月26日)。這又算不算公共藝術(Public Art) 呢?


日本數碼藝術團隊 teamLab 作品《Gold Waves》- PACE Gallery (佩斯畫廊)
(按此看片)


teamLab 團隊成員— 右為創立人兼社長豬子壽之(Toshiyuki Inoko)。

向來有留意 teamLab 這個炙手可熱的日本數碼藝術團隊 (成立於2001年),成員有數學、電腦程式員、多媒體等專才,經常運用電腦程式製作宇宙裡大自然(花、草、鳥、蝶、動物、流水及瀑布等)變動及運行的奇妙景觀,讓人感受生命的循環不息,尤其在3D的現場裡,作品隨參與者的移動改變,懾人的投影教人震撼迷惑,進入忘我的境界; 今回香港作品《Gold Waves》透過模擬水點的真實流動,結合線條,組合成澎湃的金色巨浪封蓋屏幕,巨浪沒依自然定律翻滾,金黃色如火焰般散發光與熱 — 成功的公共藝術需與當地群眾建立交流及對話,作品是否想呈現香港的活力生機? 抑或是預測本地金融市場將風起雲湧?雖然這作品鑑於先天原因沒有「互動」元素,但視覺效果尚算可觀,對於「急行」的中環人,相信這是四條短片中最易理解的作品。

趙趙作品《塔克拉瑪干計劃》(2015-2016) Tang Contemporary Art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按此看片)

說到題材的「野心」,看來不及前艾未未助手趙趙(b. 1982) 的紀錄片《塔克拉瑪干計劃》,短片簡述一次宏偉的夢工程 —將一台冰箱放置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央,由維吾爾族及漢人組成的電線工人,由北京出發經過23天走了4000公里路,終於使冰箱插上電源,當冰箱被打開發光,鏡頭由地面移至上空,沙漠逐漸縮小。為生活匱乏的少數族裔發點聲,藝術家義不容辭,拿捏準繩便可,證明中國藝術家輕涉政治民生也無妨。

在旺雜的中環街頭看敍事片,並非絕對不可行,MTV廣告片便是一例,娛樂性豐富兼夠養眼便可令行人駐足留步,正如英日混血女藝術家Sputniko! (b.1985) 的科幻短片《The Moonwalk Machine - Selena's Step》,片中出現的 "Lunar Girl" 由現於MIT MediaLab 任教的藝術家自己飾演,展現當代藝術與流行文化的自然融匯,相信也會成為新趨勢。

Sputiniko!《The Moonwalk Machine - Selena's Step》(2013) Whitestone Gallery (白石畫廊)
(按此看片)

Inci Eviner《Ordinary Condition 》(2016) Pearl Lam Galleries(藝術門)
(按此看片)


最後,尚有土耳其藝術家 Inci Eviner 的動畫短片《Ordinary Condition》,描繪人間眾生萬物百態,重覆流轉,畫面細緻,但是否適合放在此大銀幕,則見仁見智了。以上提及的四間畫廊,都是H Queens 這座嶄新藝術商廈的租戶在商廈落成前合作的一項活動,產業集群效應(Cluster Effect) 方便藝術界各方聯誼,絕對是好事。




Monday, 13 March 2017

畢加索~不看也罷?

看媒體報導《畢加索與積奇蓮》於城中展出,新聞稿以「首度」、「免費」、「第二任妻子」等作招徠,然而對於我們這些藝術粉絲,想看巨星如「畢加索」根本無需理由。

鬧市中的《畢加索與積奇蓮》展。


情人太太~繆斯女神

畢加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是「Modern Art」的超級巨頭 ,與Pop Art 的華荷(Andy Warhol) 及印象派的梵高(Van Gogh)可說齊名,都是小學生也聽過的名字。畢大師高壽多產,一生創作逾50000件,估計有1885 張為油畫 ; 兩位妻子、六位情人穿梭其傳奇華麗的一生,無不成了他的繆斯(Muse) 或靈感泉源,積奇蓮只算其一。 第一任妻子 Olga Khokhlova (1917- 1927年)是俄羅斯藉芭蕾舞劇演員、婚外情戀上外貌北歐風的17歲Marie-Therese Walter (1927- 1936 年); 與攝影師  Dora Maar (1936 - 1944年) 齊經歷二戰,繪出反戰曠世傑作《Guernica》(1938); 戰火未平又邂逅了後成畫家的 Francoise Gilot (1943 - 1953年) ,總之每位都是花樣年華俏佳人。

知道了藝術家的情史,單看作品年份,已可猜得畫中人是誰。美術館及畫廊,視畢加索與其妻子情人的「Bundle」(組合)為 Blockbuster 展覽方程式,屢屢叫好叫座,皆因雅俗共賞,容易明白罷,近年如Gagosian Gallery 的"Picasso and Marie-Therese: L'amour fou" (意即:Crazy Love)、PACE 的"Picasso and Jacqueline: The Evolution of Style" 均曾以他及情人為主題。

誰是「最愛」?

畢加索在世91年,童年時已是繪畫天才,少年期進美術學院,1900年往巴黎,19歲在巴黎著名畫廊(Vollard Gallery) 作展,不久已有知音(首位贊助人為美國女小說家Gertrude Stein),廣結詩人及藝術家為友,既不潦倒寂寞,亦不用為生計發愁。他被譽為「現代主義」大師,皆因夠創新,「立體派」風格中支離破碎的面孔,眼耳口鼻東歪西倒,與傳統「美的標準」大相逕庭,然卻在藝術史上石破天驚。論到所繪畫的情人肖像,相信以三十年代 Marie-Therese  的油畫最受追捧,不少在拍賣市場寫下過億美元成交紀錄, 如《Le Reve》 、《Nude, Green Leaves and Bust》 、 《La Lecture》,均同為1932年作品 (註),時畢加索正瞞著妻子Olga偷戀新歡,感情錯縱複雜,畫作中暗藏激情與暗湧,隱現扣人心弦的象徵符號,感情最困撓及糾結時,也攀登上創作的最高峰。

畢加索以Marie-Therese 為模特兒的作品 (1932-34)。Pairing Picasso @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2016

畢加索與積奇蓮。圖片來源:Hong Kong Times Square Facebook


積奇蓮(Jacqueline Rogue,1927-1986) 被視為畢加索最後一位情人,於1961年結婚時,後者已屆暮年(男年79,女僅35歲),唯相逢未恨晚,照片中常見卿卿我我。位居全球最貴的名畫 —市值1.79億美元—畢加索的《Les Femmes d'Alger ("Version O")》 (1955) (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畫裡左邊旁眼眸明亮,輪廓清晰剛強的半裸女子,形神皆有積奇蓮風釆,愛妻常當模特兒,足證兩人形影不離;隨著Olga 1955年病逝,積奇蓮才有機會成為畢加索第二任妻子。共處廿載,畢加索一共畫了逾400幅積奇蓮肖像,僅1961年便佔了70幅。到場看《畢加索與積奇蓮》,只見展出一幅油畫,其餘12幅為Linocuts版畫,猶如望梅止渴,感到患得患失,求知慾難以滿足。前文提及不看也罷,原因正是「唔夠喉」。

誰不喜歡畢加索?

回顧畢加索一生,情史多籮籮,有如自畫的希臘神話怪獸米諾托(Minotaur),困於迷宮,半身是人,半身是牛;一時溫柔多情,一時衝動獸性;想操控別人,也被自己的性慾操控,私生活亂七八糟。問最愛是誰?相信連他自己也難以解答。不過,在眾情人中誰最死心塌地?想是Marie-Therese與積奇蓮了。隨著畢加索於1973年去世,兩人均先後了結自己的生命,Marie-Therese 於1976年上吊,積奇蓮於1986年吞槍自盡,畢加索歿了頓覺生無可戀,可見兩位伊人用情至深

畢加索的三個情人共為他生下四位子女,然而受Picasso盛名所累,後人雖繼承財富活得卻不如意— 酗酒、精神失常、婚姻失敗、自殺。細閱多篇昔日文章,其孫女Marina Picasso(1951-)毫不留情批評畢加索摧毀了多位親人一生,談到童年時捱餓及被冷待,對祖父及積奇蓮仍懷恨於心。孰是孰非,作為觀眾,還是適可而止,懶理藝術家的私生活好了。從作品中看到藝術家遇上不同的情人,演變出不同的風格,反映無窮的精力與創意,我仍會懷著羨慕與尊敬向大師致敬,說一句:不枉此生!

何時新展登場?

現代美物館三、五年來一個輪流轉,重新策展大師作品,名為Olga Picasso的展覽已確定於巴黎Musee Picasso Paris 登場(21/3- 3/9/2017),畢加索的另一個回顧展《Picasso 1932 - Love, Fame, Tragedy》將於2018年三月於倫敦Tate Modern 上演。至於在香港,何時才看到一個真正大型及有份量的畢加索回顧展?期待期待!



註:
《Le Reve》 (1932) 1.57億美元-2013; 《Nude, Green Leaves and Bust》 (1932) 1.06億美元-2010佳士得;La Lecture (1932)0.47億美元-2011蘇富比